|
缺鐵性貧血:達沙替尼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中巨細胞病毒誘導出血性結腸炎的初期臨床指征时间:2024-11-29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達沙替尼,作為一種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在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治療中展現出了卓越的長期和完全分子反應(MR)率。然而,其治療過程中報告的不良反應中,出血并發癥尤為引人關注,這主要歸因于達沙替尼對血小板功能的抑制效應。此外,該藥物引發的免疫變化可能進一步增加出血風險及巨細胞病毒(CMV)感染的可能性,特別是在胃腸道,進而可能誘發出血性結腸炎。 本病例報告聚焦于三例接受達沙替尼治療的CML患者,他們均出現了由巨細胞病毒引發的出血性結腸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患者在尚未表現出腸道癥狀時,已先期出現了缺鐵性貧血的癥狀,這一表現與既往文獻報道的案例存在顯著差異。通過糞便樣本或組織定量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以及結腸活檢中的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我們確認了巨細胞病毒的存在。 針對這三例患者,我們均在門診環境下采用了纈更昔洛韋和鐵補充劑進行治療。然而,在巨細胞病毒感染期間及感染后的達沙替尼治療策略上,由于目前尚無統一標準,因此需要根據患者的癥狀嚴重程度和疾病狀態進行個性化調整。 本研究提示,達沙替尼治療期間若患者出現缺鐵性貧血,應高度警惕巨細胞病毒結腸炎的潛在風險,即使患者尚未表現出明顯的腸道癥狀。此時,應考慮進行內窺鏡檢查,以排除這一可能的并發癥。這一發現對于提高CML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達沙替尼仿制藥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購藥,可出國就醫。海得康專注正規海外醫療,幫助中國患者搭建海外醫藥橋梁!更多藥品資訊,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