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P303c:第二代HER2靶向抗體偶聯藥时间:2024-09-25 作者:醫學編輯李可艾 阅读 近日,一款名為DP303c的第二代HER2靶向抗體偶聯藥物(ADC)的臨床治療效果首次公布,數據顯示其對于晚期實體瘤患者展現出了令人矚目的療效。 HER2(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在多種癌癥中過量表達,包括乳腺癌、卵巢癌和胃癌等,與腫瘤的侵襲性、復發風險和不良預后密切相關。目前,已有多種HER2靶向治療藥物上市,但仍有部分患者在使用后病情進展。ADC作為一種快速發展的抗癌療法,通過抗體將強效細胞毒素精確輸送至癌細胞,而對非癌細胞影響較小。DP303c作為第二代HER2靶向ADC,由抗HER2抗體與兩個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劑(MMAE)連接而成,對過量和低表達HER2的癌細胞均表現出相似的抑制活性。 在中國開展的一項多中心、劑量遞增、劑量擴展的I期臨床研究中,共入組了94名HER2陽性的晚期實體瘤患者,其中68名為乳腺癌患者。患者每3周接受一次DP303c靜脈注射治療。截至2023年2月28日,數據顯示: 在91名可評估療效的患者中,39名患者的腫瘤病灶縮小超過30%,即實現了部分緩解(PR),占比達到42.9%。 62名患者達到了病情控制(包括PR和穩定疾病SD),占比高達68.1%。 針對66名可評估療效的乳腺癌患者,34名患者獲得了客觀緩解(治療應答率51.5%),51名患者獲得了病情控制(77.3%)。 中位無進展生存時間(PFS)達到了6.4個月。 在安全性方面,最常見的3級或更高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包括視力模糊、干眼癥和周圍神經病變。在4.0毫克/公斤劑量下觀察到一種劑量限制性毒性(3級眼痛)。這些數據表明,DP303c在安全性與耐受性方面表現良好,但需注意特定不良反應的監測與管理。 DP303c作為第二代HER2靶向ADC藥物,在本次臨床試驗中展現出了令人鼓舞的療效。近70%的實體瘤患者病情得以控制,特別是對于乳腺癌患者,治療應答率高達51.5%。這一結果不僅為晚期HER2陽性實體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也為ADC藥物在癌癥治療領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用藥期間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隨時溝通用藥情況。圖片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