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較治療中重度特應性皮炎藥物阿羅西替尼,巴瑞替尼和烏帕西替尼的療效时间:2024-09-18 作者:醫學編輯李可艾 阅读 阿羅西替尼(Abrocitinib)、巴瑞替尼(Baricitinib)和烏帕西替尼(Upadacitinib)作為Janus激酶(JAK)抑制劑,在治療中重度特應性皮炎(AD)方面均顯示出了一定的療效和安全性,但各有其特點。以下是對這三種藥物療效和安全性的詳細比較: 療效比較 阿羅西替尼(Abrocitinib):輝瑞研發的口服小分子高選擇性JAK1抑制劑。 臨床試驗表明,兩種劑量(200mg和100mg)的阿羅西替尼均顯著提高了研究者總體評估(IGA)和濕疹面積及嚴重程度指數(EASI)應答率,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在特定試驗中,如JADE MONO-1,阿羅西替尼顯著改善了患者的瘙癢癥狀,且用藥便利性高(口服給藥)。 巴瑞替尼(Baricitinib):每日一次的口服JAK抑制劑,已獲FDA批準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在中重度AD患者的治療中,巴瑞替尼與標準外用皮質類固醇聯用顯著改善了疾病的嚴重性。臨床試驗表明,巴瑞替尼在治療第16周時達到主要終點,皮膚癥狀清除或幾乎清除的患者比例顯著高于安慰劑組。 巴瑞替尼作為選擇性JAK1/JAK2抑制劑,理論上具有抑制AD慢性發展的優勢。 烏帕西替尼(Upadacitinib):口服小分子靶向藥物,用于治療中重度AD患者。 臨床試驗顯示,烏帕西替尼在治療特應性皮炎時,能夠顯著改善皮膚癥狀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在網絡薈萃分析中,upadacitinib 30 mg在IGA和EASI反應方面優于所有其他方案,但upadacitinib 15 mg僅次于abrocitinib 200mg。 安全性比較 阿羅西替尼(Abrocitinib):臨床試驗中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短期的惡心、頭痛和鼻咽炎等,且部分患者出現嚴重副作用。 盡管總體安全性良好,但需注意不良反應的管理。 巴瑞替尼(Baricitinib):在AD患者的治療中,巴瑞替尼的安全性表現良好。臨床試驗中,少數患者出現輕微胃部不適、眼部瘙癢等,但繼續服藥后癥狀消失。 總體而言,巴瑞替尼的安全性較高,適合作為系統治療藥物的選擇。 烏帕西替尼(Upadacitinib):盡管烏帕西替尼在治療特應性皮炎方面療效顯著,但其也引起了一些治療中出現的不良事件(TEAEs)。 在網絡薈萃分析中,upadacitinib 30 mg引起更多的TEAEs,因此需要更大努力來降低這一風險。 阿羅西替尼(Abrocitinib):療效顯著,用藥便利,但需關注不良反應的管理。 巴瑞替尼(Baricitinib):療效確切,安全性高,適合作為系統治療藥物的選擇。 烏帕西替尼(Upadacitinib):短期研究中可能是最佳選擇,但需注意TEAEs的風險。 綜上所述,阿羅西替尼、巴瑞替尼和烏帕西替尼在治療中重度特應性皮炎方面均顯示出了一定的療效和安全性。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用藥期間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隨時溝通用藥情況。圖片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