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型糖尿病患者非冠狀動脈外周動脈并發癥研究时间:2024-08-29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盡管已有研究關注2型糖尿病患者的多種并發癥,但關于其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外周動脈并發癥的長期趨勢和危險因素的研究仍相對匱乏。本研究旨在明確2型糖尿病患者中非冠狀動脈外周動脈并發癥的最佳危險因素、其重要性、與多因素危險因素控制相關的風險,并探討與一般對照人群相比,這些并發癥的趨勢。 本研究納入了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與其年齡、性別和居住縣相匹配的對照組。主要觀察的結果包括顱外大動脈疾病、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下肢動脈疾病和糖尿病足病。 研究共涵蓋655,250名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齡為64.2歲,其中43.8%為女性。在2001年至2019年間,2型糖尿病患者中每10萬人年各種非冠狀動脈周圍動脈并發癥事件的發生率呈現出不同的變化趨勢:顱外大動脈疾病從170.0降至84.9;主動脈瘤從40.6升至69.2;主動脈夾層從9.3降至5.6;下肢動脈疾病從338.8降至190.8;糖尿病足病從309.8降至226.8。 在2型糖尿病隊列中,基線血紅蛋白A1c(HbA1c)、收縮壓(SBP)、吸煙狀況和血脂水平與所有觀察到的并發癥均獨立相關。對于不在目標范圍內的每個危險因素,顱外大動脈疾病和下肢動脈疾病的風險均逐步增加。 與匹配對照組相比,整個2型糖尿病患者隊列中非冠狀動脈外周動脈并發癥的超額風險如下:顱外大動脈疾病的調整后風險比(HR)為1.69(95%置信區間(CI),1.65-1.73);主動脈瘤的HR為0.89(95% CI,0.87-0.92);主動脈夾層的HR為0.51(95% CI,0.46-0.57);下肢動脈疾病的HR為2.59(95% CI,2.55-2.64)。 綜上所述,除主動脈瘤外,2型糖尿病患者的非冠狀動脈周圍動脈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下降。其中,HbA1c、吸煙和血壓對結果的相對貢獻最大。心臟代謝危險因素水平較低與并發癥相對風險降低相關。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用藥期間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隨時溝通用藥情況。圖片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