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lecaprevir/Pibrentasvir在慢性HCV感染的腎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療效與安全性評估时间:2024-06-20 作者:醫(y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已被證實會增高罹患慢性腎病(CKD)及進展為終末期腎病(ESRD)的風險。然而,目前直接作用的抗病毒治療方案并未全面獲批用于所有HCV基因型的晚期慢性腎病患者。 近期一項研究深入探討了glecaprevir與pibrentasvir(簡稱G/P)的固定劑量組合,在治療無肝硬化或僅有代償性肝硬化的成人慢性HCV感染(涵蓋基因型1至6)且患有3b、4或5期慢性腎病的患者中的療效及安全性。患者根據(jù)自身的HCV基因型、肝硬化狀況以及過往的HCV治療經(jīng)歷,接受了相應周期的G/P治療。研究的主要觀察終點為治療后12周持續(xù)病毒學應答(SVR12)的患者比例。 該研究共納入了101名患者,其中24%處于透析前CKD階段,而76%正在接受透析治療。治療方案根據(jù)個體情況有所不同:84名患者接受了為期8周的G/P治療,13名患者治療周期為12周,另有4名患者治療了16周。在基因型分布上,55%的患者為基因型1,27%為基因型2,15%為基因型3,4%為基因型4,而基因型5或6的感染者則未在研究中出現(xiàn)。令人欣喜的是,SVR12率高達97%(98/101,95%置信區(qū)間為91.6-99.0),且未觀察到任何患者出現(xiàn)病毒學失敗的情況。 在安全性方面,至少有5%的患者報告出現(xiàn)了瘙癢、支氣管炎、高血壓以及全身性瘙癢等不良事件。盡管有12%的患者報告了嚴重不良事件,但這些事件均與研究藥物無直接關(guān)聯(lián)。 綜上所述,無論患者是否處于3b、4或5期CKD,G/P治療方案均展現(xiàn)出了較高的SVR12率,且在治療過程中未檢測到明顯的安全性問題。 海得康”發(fā)掘國際新藥動態(tài),為國內(nèi)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wù),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y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wǎng)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用藥期間隨時與醫(yī)生保持聯(lián)系,隨時溝通用藥情況。圖片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