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血管生成治療與免疫治療在EGFR/HER2外顯子20插入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中的實際應用研究时间:2024-04-11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對于攜帶EGFR/HER2外顯子20插入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傳統的含鉑雙藥化療仍是主流治療手段。第一代TKI對EGFR外顯子20插入的治療效果不佳,而第二代和第三代TKI的療效也未達成一致共識。同時,針對此類患者的免疫治療研究相對匱乏,急需更多臨床證據以指導新的治療方案。 本研究納入了攜帶EGFR/HER2外顯子20插入突變的晚期NSCLC患者,旨在評估化療、抗血管生成治療以及免疫治療的實際效果,主要觀察指標包括客觀緩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以及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 研究共納入126名患者,其中51名攜帶EGFR20ins突變,75名攜帶HER2-20ins突變。在一線治療方案中,相較于單純化療(Chemo),貝伐單抗聯合化療(Beva+Chemo)以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化療(ICI+Chemo)表現出更好的療效。具體數據如下:ORR分別為40%、33.3%和15%(p=0.0168);DCR分別為84%、80.9%和67.5%(p=0.1817);中位PFS分別為8.3個月、7.0個月和4.6個月(p=0.0032)。此外,ICI+化療組顯示出OS受益的趨勢。進一步分層分析顯示,對于EGFR20ins突變患者,ICI+化療相較于單純化療在延長PFS方面更為有效(中位PFS:10.3m vs. 6.3m,P=0.013);而對于HER2-20ins突變患者,Beva+Chemo表現出更優的PFS(中位PFS:6.6m vs. 4.3m,p=0.030)。在EGFR20ins突變的二線治療中,貝伐珠單抗聯合化療相較于以Furmonertinib為基礎的靶向治療,在PFS上具有顯著優勢(中位PFS:10.8個月 vs. 4.0個月,P=0.016)。 研究結果表明,對于攜帶EGFR20ins突變的患者,ICI+化療相較于單純化療能夠延長PFS,且在化療失敗后,貝伐珠單抗聯合化療的PFS表現優于以Furmonertinib為基礎的靶向治療。而對于攜帶HER2-20ins突變的患者,Beva+Chemo可能是更佳的治療選擇。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用藥期間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隨時溝通用藥情況。圖片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