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賽沃替尼 vs 克唑替尼:MET突變肺癌的靶向治療選擇时间:2025-06-05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賽沃替尼作為高選擇性MET抑制劑,在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NSCLC中療效顯著優于克唑替尼,中位PFS延長至13.7個月(初治)及11.0個月(經治),且安全性更優,成為一線治療優選方案。 一、藥物機制與適應癥差異 賽沃替尼: 作用機制:高選擇性MET抑制劑,特異性抑制MET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斷MET信號通路。 適應癥:中國首個獲批的MET-TKI,用于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包括初治及經治患者。 克唑替尼: 作用機制:多靶點抑制劑,主要針對ALK融合基因,同時對MET、ROS1有抑制作用。 適應癥:ALK陽性NSCLC一線治療,對MET擴增或外顯子14跳躍突變療效有限。 二、療效對比:臨床數據與真實世界研究 賽沃替尼療效數據: IIIb期研究:納入166例患者(初治87例,經治79例),初治患者ORR達62.1%,DCR 92.0%,中位PFS 13.7個月,中位OS未達到;經治患者ORR 39.2%,DCR 92.4%,中位PFS 11.0個月,中位OS 25.3個月。 腦轉移亞組:初治腦轉移患者中位OS 15.3個月,經治腦轉移患者中位OS 25.3個月,顯著優于化療或免疫治療。 克唑替尼療效數據: PROFILE 1001研究:MET擴增患者ORR 28.9%,中位PFS 5.1個月,中位OS 9.7個月。 局限性:對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療效較差,ORR不足20%,且需聯合EGFR-TKI治療耐藥患者,增加不良反應風險。 三、安全性對比:不良反應譜與劑量調整 賽沃替尼安全性: 常見不良反應:肝功能異常(17.5%)、外周水腫(6.0%)、惡心(5.4%),多為1-2級,3級以上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劑量調整:體重<50kg患者使用400mg qd,無需因腎功能損傷調整劑量,重度肝功能損傷患者劑量降低50%。 克唑替尼安全性: 常見不良反應:視覺障礙(60%-70%)、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腹瀉)、肝功能異常(30%-40%),3級以上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 劑量調整:需根據肝功能損傷程度調整劑量,且因多靶點作用易引發心臟毒性(QT間期延長)。 四、臨床應用建議 一線治療選擇: 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NSCLC患者優先選擇賽沃替尼,尤其是初治或腦轉移患者,可顯著延長生存期。 耐藥后治療: EGFR-TKI耐藥后合并MET擴增患者,可考慮賽沃替尼聯合EGFR-TKI(如奧希替尼),ORR達64%,中位PFS 9個月。 基因檢測要求: 治療前需通過NGS或FISH確認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或MET擴增,避免無效治療。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用藥期間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隨時溝通用藥情況。圖片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