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沙替尼、潑尼松和博納吐單抗聯合治療費城染色體(Ph)陽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老年患者时间:2024-02-07 作者:海得康醫學編輯劉曉曦【原创】 阅读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改善了費城染色體陽性(Ph+)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患者的預后。許多老年患者(pt)不適合進行強化化療,需要接受TKI加皮質類固醇或低強度化療。盡管這種方法的緩解率很高,但中位無病生存期(DFS)卻很短。因此,需要新的治療策略。該試驗評估了將TKI達沙替尼與潑尼松和博納吐單抗聯合治療Ph+ALL老年患者的可行性。 試驗于2015年1月通過NCTN啟動,并于2021年4月結束累積。Pt資格包括:年齡≥65歲;Ph+或Ph樣ALL(具有達沙替尼敏感融合或突變);新診斷或復發/難治性;沒有中樞神經系統(CNS)疾病的證據;和足夠的器官功能。 為了誘導,患者在第1-56天口服達沙替尼140mg/d,并在第1-24天口服潑尼松60mg/㎡/d。達到完全緩解(CR)或計數不完全恢復(CRi)的CR(第28天或第56天)的患者繼續使用達沙替尼直至第84天,然后使用博納吐單抗/達沙替尼進行3個周期的緩解后治療(PRT)。第56天未達到CR或CRi的患者接受了博納吐單抗的再誘導。在博納吐單抗治療第35天評估緩解率。未達到CR/CRi的患者可以接受第二個周期的博納吐單抗。隨后進行3個周期的博納吐單抗/達沙替尼PRT。維持治療包括潑尼松60mg/m2/d x5天,每28天一次,總共18個周期,以及達沙替尼140m po qd無限期。CNS預防包括每4-6周鞘內注射(IT)甲氨蝶呤x8劑。IT甲氨蝶呤與博納吐單抗至少間隔2天給藥。 在第28、56和84天評估反應,其他時間點取決于反應。第28天通過多色流式細胞術集中評估微小殘留病(MRD)。 共納入24名符合條件的患者。主要目標是聯合治療的可行性。如果劑量限制毒性(DLT)<33%,則認為該組合是可行的。DLT包括:>3級非血液學毒性(不包括惡心、嘔吐、腹瀉)和持續>42天的4級中性粒細胞減少癥。主要結果于2022年報告,中位隨訪時間為2.7年。 中位年齡為73歲(范圍65-87歲)。所有患者均為新診斷的Ph+ALL;79%的Ph+患者有額外的細胞遺傳學異常。在誘導期間,2名患者出現了與治療相關的非血液學4級毒性。緩解后治療或維持期間未發生4級或更高級別的治療相關非血液學毒性。該組合的毒性被認為是可以接受的。24名患者中有22名(92%)在達沙替尼和潑尼松誘導治療期間達到CR。4人未接受PRT(2人因不良事件,1人接受移植,1人因保險問題)。16名獲得CR的患者有MRD數據。16名患者中的6名(38%)在第28天通過多色流式細胞儀檢測不到MRD。大多數中心還通過實時定量PCR監測患者的血液或骨髓,以量化BCR-ABL1轉錄本的分子反應。在分析的19名患者中,17名(89%)在治療后的某個時間點處于主要或完全分子緩解,其中至少12名患者實現了完全分子緩解。四名患者仍在接受維護。存活患者的中位隨訪時間為4.3年(范圍2.6-6.5年)。中位總生存期(OS)為6.5年(95%CI3-NA),截至2023年6月29日尚未達到中位DFS。Kaplan-Meier的3年OS和DFS估計值為75%(95%CI分別為52%-88%)和72%(95%CI49%-87%)。在8例復發患者中,4例患者為CD19+,3例患者有T315I突變。 盡管只有1名患者接受同種異體移植,但在這組老年Ph+ALL患者中,達沙替尼和博納吐單抗的中位DFS和OS仍然非常出色。 海得康”挖掘海外已上市藥品資訊,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海得康醫學顧問咨詢電話:400-001-9769,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具體處理辦法還是要醫生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進行處理。用藥期間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隨時溝通用藥情況。圖片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