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氟馬替尼獲批一線治療初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期,氟馬替尼是什么藥?时间:2020-05-26 作者:海得康醫學編輯劉曉曦【原创】 阅读 中國III期臨床試驗顯示,氟馬替尼可用于一線治療初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 對于我國初診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采用氟馬替尼治療在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時的療效均優于伊馬替尼,兩種療法的安全性相當。 伊馬替尼被推薦為初診CML-CP患者的一線標準治療。然而,許多患者服用伊馬替尼后產生了耐藥性。而氟馬替尼的療效優于伊馬替尼。 研究者將患者根據Sokal風險評分風險并按照1:1的比例隨機分組,分別接受600mg/d劑量的氟馬替尼治療、400mg/d劑量的伊馬替尼治療。研究共納入400例患者且每組患者的基線特征相當,最終納入分析的患者共有393名,其中氟馬替尼組196名,伊馬替尼組197名。 分析發現,與伊馬替尼組相比,氟馬替尼組在治療6個月和12個月時的MMR率明顯更高,分別為6個月的[33.7%(95%CI 27.06-40.29)vs 18.3%(12.88-23.67);P=0.0005]、12個月的[48.5%(41.47-55.47)vs 33.0%(26.43-39.56);P=0.0021]。達到了主要終點。 即使在3個月時,氟馬替尼組的MMR率也明顯更高[8.2%(4.33-12.00)vs 2.0%(0.06-4.00);P=0.0058]。 更重要的是,氟馬替尼組較伊馬替尼組12個月時達到完全分子學緩解(BCR-ABL IS≤0.0032%)的患者明顯更多。 研究還發現,對于3個月時的早期分子學緩解率(BCR-ABL IS≤10%)[82.1%(76.78-87.50)vs 53.3%(46.33-60.27);P<0.0001]和6個月時的早期完全細胞遺傳性緩解率[60.71%(53.88-67.55)vs 49.75%(42.76-56.73);P=0.0332],氟馬替尼組也顯著高于伊馬替尼組。 在安全性方面,氟馬替尼與伊馬替尼有著相似的特征,兩組3級或4級治療后出現的不良事件(TEAE)發生率相當(56.57% vs 41.38%)。 不過,在一些非血液學和血液學不良事件方面,氟馬替尼所致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更低,例如皮疹(4.59% vs 12.63%;P=0.0064)、眼瞼水腫(0.51 vs 14.65;P<0.0001)、白細胞減少(30.61 vs 62.63;P<0.0001)和營養不良(30.10 vs 59.60;P<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