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磺酸侖伐替尼膠囊Lenvanix說明書,用法用量,副作用时间:2019-05-08 作者:海得康醫學編輯劉曉曦【原创】 阅读 甲磺酸侖伐替尼膠囊說明書 請仔細閱讀說明書并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甲磺酸侖伐替尼膠囊 商品名稱:Lenvanixundefinedreg; 英文名稱:Lenvatinib Mesilate Capsules 【適應癥】本品適用于既往未接受過全身系統治療的不可切除的肝細胞癌患者。 本品關鍵研究排除了可接受局部治療的肝細胞癌患者,此類患者尚無可用的研究數據。 【用法用量】 推薦劑量 對于體重<60 kg 的患者,本品推薦日劑量為 8 mg(2 粒 4 mg 膠囊),每日一次;對于體重≥60 kg 的患者,本品推薦日劑量為 12 mg(3 粒 4 mg 膠囊),每日一次。應持續治療至疾病進展或出現不可耐受的毒性反應。 給藥方法 口服。本品應在每天固定時間服用,空腹或與食物同服均可。 本品應整粒吞服,也可以將本品(不能將其打開或壓碎)與一湯匙水或蘋果汁在玻璃杯中混合,形成混懸劑。膠囊必須在液體中停留至少 10 分鐘,攪拌至少 3 分鐘以溶解膠囊殼,然后吞服混懸劑。飲用后,必須將相同量的水或蘋果汁(一湯匙)加入玻璃杯中,攪拌數次,然后喝完玻璃杯中所有的液體。 如果患者遺漏一次用藥且無法在 12 小時內服用,無需補服,應按常規用藥時間進行下一次服藥。 在對本品進行劑量調整(暫停、減量)之前,應積極治療惡心、嘔吐和腹瀉等不良反應;應積極治療胃腸毒性反應,以減少腎功能不全或腎衰竭發生的風險(參見【注意事項】)。 監測、劑量調整和停藥 可能需要暫停給藥、調整劑量或停止本品治療來管理某些不良反應。輕度至中度不良反應(例如 1 級或 2 級)一般無需暫停給藥,除非積極治療后,患者仍不耐受。重度(例如 3 級)或不能耐受的不良反應需要暫停用藥直至不良反應改善至 0-1 級或基線。根據不良反應進行劑量調整的詳細信息參見表 1。監測、劑量調整和停藥的詳細信息參見表 2。 特殊人群 75 歲及以上的患者、高加索人患者、女性患者或更嚴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似乎對本品的耐受性較低。 除中、重度肝功能不全或重度腎功能不全患者以外,所有肝細胞癌患者應以推薦起始劑量 8 mg(2 粒 4 mg 膠囊,體重<60 kg)或 12 mg(3 粒 4 mg 膠囊,體重≥60 kg)開始治療,之后應根據個體耐受性進一步調整劑量。 肝功能不全患者 在入組肝細胞癌臨床研究的患者中,對于輕度肝功能不全患者(Child-Pugh A),無需根據肝功能調整劑量,目前在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Child-Pugh B)的研究數據有限,輕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慎用本品并嚴密監測肝功能。尚無重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C)患者的研究數據,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不建議服用本品。 腎功能不全患者 對于輕度或中度腎功能不全患者,無需根據腎功能調整劑量。目前尚無重度腎功能不全患者的研究數據,重度腎功能不全患者不建議服用本品。 兒童患者 目前尚無本品用于 18 歲以下兒童或青少年患者的臨床數據,不建議服用本品。 老年患者 不需要根據年齡調整起始劑量,在年齡≥75 歲的患者的研究數據有限。 【不良反應】 本說明書描述了在臨床研究中觀察到的判斷為可能由甲磺酸侖伐替尼引起的不良反應及其近似的發生率。由于臨床研究是在各種不同條件下進行的,在一個臨床研究中觀察到的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不能與另一個臨床研究觀察到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直接比較,也可能不能反映臨床實踐中的實際發生率。 REFLECT 研究中全球人群安全性特征總結 在一項不可切除肝細胞癌(HCC)患者的國際多中心、開放標簽、隨機3期研究(REFLECT)中評價了侖伐替尼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共954例患者以1:1的比例隨機分組接受侖伐替尼(12 mg [基線體重≥60kg]或8 mg [基線體重<60 kg]),每天1次口服,或索拉非尼400 mg每天2次口服。肝功能狀態為Child - Pugh A類且東部腫瘤協作組體能狀態(ECOG PS)0或1的患者有資格入組。因晚期/不可切除HCC而進行了既往全身抗癌治療或任何既往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治療的患者被排除。既往接受放射療法或局部治療的靶病變必須有顯示疾病進展的放射學證據。肝臟占位≥50%,影像顯示明顯侵襲至膽管或門靜脈主干分支(Vp4)的患者也被排除。兩個治療組中大多數患者的基線ECOG PS為0(63%)、Child-Pugh評分為5(76%)且體重≥60 kg(69%)。受試者的中位年齡為62歲,84%為男性,16%為女性,69%為亞洲人,29%為白人,1%為黑人。 在 REFLECT 研究中(見【臨床試驗】),侖伐替尼組大部分患者(99%)都發生過至少一次不良反應。侖伐替尼治療的患者(≥20%)中觀察到的最常見不良反應如下,按頻率降序排列:高血壓(45%)、疲乏(44%)、腹瀉(39%)、食欲下降(34%)、體重降低(31%)、關節痛/肌痛(31%)、腹痛(30%)、掌跖紅腫綜合征(27%)、蛋白尿(26%)、出血事件(25%)、發音困難(24%)、甲狀腺功能減退癥(21%)和惡心(20%)。 侖伐替尼組中有 75%的患者發生 3 級或以上不良反應。侖伐替尼治療組患者(≥5%)中觀察到的最常見的 3 級或以上不良反應是高血壓(24%),體重降低(8%),疲勞(7%),血膽紅素升高(7%),蛋白尿(6%),血小板計數降低(5%),肝性腦病(5%),γ-谷氨酰轉移酶升高(5%),出血事件(5%)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5%)。 侖伐替尼治療的患者中最常見的嚴重不良反應(≥2%)為出血事件(5%)、肝性腦病(5%)、肝衰竭(3%)、腹水(3%)和食欲下降(2%)。不良反應導致 62%接受侖伐替尼治療的患者減量或中斷用藥。 侖伐替尼治療組中最常見的導致減量或中斷用藥的不良反應(≥5%)為疲乏(10%) 、食欲下降(8%)、腹瀉 ( 8%)、蛋白尿(7%)、高血壓(6%)和掌跖紅腫綜合征(5%)。 在侖伐替尼治療組中,20%的患者因不良反應而終止治療。導致侖伐替尼停藥的最常見不良反應(≥1%)為疲乏(2%)、出血事件(2%)、肝性腦病(2%)、高膽紅素血癥(1%)和肝衰竭(1%)。 表 3 總結了 REFLECT 研究中≥10%的接受侖伐替尼治療的患者發生的不良反應。 REFLECT 研究并非為比較侖伐替尼與索拉非尼在表 3 中所列任何特定不良反應發生率出現統計學顯著性降低而設計。 在表 4 中,列示了 REFLECT(HCC)中侖伐替尼組≥2%的患者發生的 3 至 4 級實驗室異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