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小細胞肺癌指南又更新了 | 2019新版指南更新要點时间:2018-11-29 作者:海得康醫學編輯劉曉曦【原创】 阅读 III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療之后應用PD-L1單抗 durvulumab 維持治療,推薦力度從 2A 升至 1 類證據。 初始治療選擇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療的患者,刪除了“如果同步放化療中未接受足夠的化療,額外給予 2 個周期全劑量的化療”。 對于分散的肺結節、同一肺葉(T3,N0-1)、或同側非原發灶同一肺葉(T4,N0-1)的臨床路徑,在手術評估后,對于可能接受輔助化療的患者,可選擇采用誘導化療作為一種替代治療方案。 非小細胞肺癌指南專家組強烈建議行廣泛的分子檢測,其目的在于識別罕見的驅動突變,因為針對這些驅動突變的有效藥物可能已經存在,或者可酌情建議患者入組現有的相應臨床試驗。 在晚期初治的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分群時,除了進行基因檢測(EGFR、ALK、ROS1、BRAF)外,PD-L1檢測推薦力度從2A級升至1級。PD-L1 檢測結果的分類修改為≥ 50% 和<50%。 一線治療EGFR 敏感突變陽性轉移性NSCLC,添加達克替尼作為1類治療選擇,其他可選擇的藥物包括奧希替尼、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阿法替尼,其中奧希替尼為首選。 接受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吉非替尼、達克替尼治療中出現進展,對于寡轉移灶可考慮行根治性局部治療(如 SABR 或手術); 在達克替尼的III期隨機試驗中,入組對象排除了腦轉移患者。在出現腦轉移的情況下,考慮其它選擇; 對于EGFR TKIS治療中進展的患者,應考慮行基于血漿的T790M突變檢測。如果基于血漿的檢測結果為陰性,強烈建議進行重新活檢取材行基于組織的檢測。臨床醫師們可能希望考慮同時送檢組織和血漿進行檢測; 二線治療的數據顯示,對于EGFR+/ALK+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無論PD-L1表達水平如何,PD-1/PD-L1單藥治療的有效率低。 ALK重排陽性患者的一線治療:Brigatinib(布格替尼)被添加到一線治療中,目前一線可用藥物包括克唑替尼、色瑞替尼、艾樂替尼和布格替尼,艾樂替尼是首選。 克唑替尼治療中出現癥狀性腦轉移時腦轉移時,本次更新刪除了繼續克唑替尼治療的建議,建議直接轉換為艾樂替尼。 一線全身治療期間發現ROS1重排的患者,可以選擇完成計劃化療(包括維持治療)或中斷,接著給予克唑替尼或色瑞替尼,克唑替尼是首選。 在一線全身治療期間發現BRAF V600E突變的患者,可以選擇完成計劃化療(包括維持治療)或中斷,接著給予達拉非尼和曲美替尼。 PD-L1 表達陽性(≥ 50%)且EGFR、ALK陰性或未知和無使用帕博利珠單抗或阿特珠單抗禁忌患者的一線治療和后續治療。 PDL1 ≥ 50% 的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除了 K 藥單藥外,還推薦了 pem+培美曲賽+順鉑/卡鉑方案以及貝伐單抗+阿特朱單抗+多西他賽+卡鉑的方案,K 藥單藥方案為首選。 對于 PDL1 ≥ 50% 的鱗癌患者的一線方案,除了 K 藥單藥外,pem 聯合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卡鉑(1類證據)/順鉑(2A類證據)也被推薦,K 藥單藥方案為首選。 使用PD-1/PD-L1抑制劑治療的禁忌癥可能包括:活動或先前確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或當前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劑、或存在預測將缺乏獲益的致癌基因。 如果在接受 PD-1/PD-L1 抑制劑治療期間出現進展,不常規推薦轉換為另一種 PD-1/PD-L1 抑制劑。 新增腫瘤突變負荷(TMB)用于識別適合接受納武利尤單抗+伊匹單抗雙藥聯合免疫治療和納武利尤單抗單藥免疫治療的肺癌患者(2A 類推薦,對于如何衡量 TMB,目前尚沒有達成共識)。 ALK重排陽性轉移性NSCLC:克唑替尼進展后,接受艾樂替尼或布格替尼或色瑞替尼又出現進展的患者,勞拉替尼可作為治療選擇。 ALK重排陽性轉移性NSCLC:在艾樂替尼,布格替尼或色瑞替尼進展后,后續繼續接受艾樂替尼,布格替尼或色瑞替尼又出現進展的患者,勞拉替尼可作為治療選擇。 ROS1重排陽性轉移性NSCLC:在克唑替尼或色瑞替尼進展后,勞拉替尼可作為治療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