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難治性特應性皮炎患者使用阿布昔替尼后24小時瘙癢緩解的病例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28歲,因“全身反復紅斑、丘疹伴劇烈瘙癢10年,加重1個月”就診。既往診斷為中重度特應性皮炎(AD),曾接受外用糖皮質激素(TCS)、環孢素、度普利尤單抗治療,但因療效不佳或不良反應停藥。近1個月皮疹加重,累及頭面部、頸部及四肢屈側,夜間瘙癢劇烈,嚴重影響睡眠及工作。
體格檢查
皮損分布:頭面部、頸部、四肢屈側可見彌漫性紅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伴抓痕、血痂及苔蘚樣變。
瘙癢評分:峰值瘙癢數字評分量表(PP-NRS)達9分(0-10分,10分為最嚴重)。
實驗室檢查:嗜酸性粒細胞計數0.8×10⁹/L(正常值0.02-0.5×10⁹/L),血清總IgE 2500 IU/mL(正常值<100 IU/mL)。
治療經過
初始治療:
外用0.1%他克莫司軟膏(每日2次)+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每日1次,逐漸減量)。
口服抗組胺藥(氯雷他定10mg/日),瘙癢控制不佳。
調整方案:
停用環孢素(因腎毒性風險),改用度普利尤單抗(600mg首劑,300mg每2周1次皮下注射)。
治療8周后,EASI評分從28.6降至19.2(改善32.9%),但PP-NRS仍維持7-8分,夜間瘙癢頻繁發作。
換用阿布昔替尼:
2025年3月,患者因瘙癢控制不佳停用度普利尤單抗,改用阿布昔替尼100mg/日口服。
用藥后24小時:PP-NRS評分從9分降至4分,患者自述瘙癢強度“明顯減輕”,夜間覺醒次數從5次降至1次。
用藥后72小時:PP-NRS評分降至2分,頭頸部皮損開始消退,紅斑顏色變淺。
用藥后2周:EASI評分降至12.4(改善56.6%),PP-NRS評分降至1分,患者可正常入睡,生活質量顯著改善。
隨訪與安全性
治療期間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僅出現輕度頭痛(用藥第3天緩解)。
血常規、肝功能及血脂監測未見異常。
該病例提示,阿布昔替尼對傳統治療抵抗的中重度AD患者可實現快速止癢,其機制可能與JAK1高選擇性抑制IL-31信號通路相關。24小時內瘙癢緩解的特性使其成為急性發作期患者的優選藥物。
阿布昔替尼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所有內容均根據公開信息查詢整理發布,如有雷同或侵權請聯系刪除。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前,請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