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抑制劑在治療復發性或轉移性腺樣囊性癌中的應用
由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尚未批準專門針對復發性或轉移性腺樣囊性癌(ACC)的全身治療方法,因此探尋新的治療策略至關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抑制劑在治療此類癌癥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
本研究納入了使用VEGFR抑制劑治療復發性或轉移性腺樣囊性癌的前瞻性臨床試驗,這些試驗報告了至少一個專門針對腺樣囊性癌的研究結果。經過篩選,從1963項研究中確定了17項(占0.9%)符合納入標準。
主要評估指標包括對VEGFR抑制劑的最佳總體反應,具體分為客觀反應、疾病穩定或疾病進展(PD)。同時,我們還考察了安全性和耐受性,包括3級或以上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因疾病進展或藥物相關毒性而退出試驗的比例,以及劑量減少率(DRR)。
研究共涵蓋了17項試驗,涉及560名復發性或轉移性腺樣囊性癌患者,他們接受了10種不同的VEGFR抑制劑治療。結果顯示,客觀緩解率為6%(95% CI,3%-12%;I2 = 71%),而疾病穩定是最常見的最佳反應(82%;95% CI,74%-87%;I2 = 67 %)。在6個月的疾病控制率(定義為客觀緩解和疾病穩定的總和)為54%(95% CI,45%-62%;I2 = 52%)。然而,3級或以上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相對較高,為53%(95% CI,42%-64%;I2 = 81%),DRR發生率為59%(95% CI,40%-76%)。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患者(57%;95% CI,44%-70%;I2 = 83%)能夠持續治療直至疾病進展;而21%(95% CI,15%-28%;I2 = 62%)的患者因毒性反應而中斷治療。
在特定VEGFR抑制劑的亞組分析中,侖伐替尼和阿昔替尼表現出較好的療效、安全性和耐受性。其中,侖伐替尼的客觀緩解率為14%(95% CI,7%-25%),疾病穩定率為76%(95% CI,63%-85%),61%的患者能夠持續治療至疾病進展,但DRR相對較高,為78%(95% CI,66%-87%)。阿昔替尼的客觀緩解率為8%(95% CI,4%-15%),疾病穩定率高達85%(95% CI,72%-92%),73%的患者可持續治療至疾病進展,且DRR相對較低,僅為22%(95% CI,12%-38%)。
盡管Rivoceranib的客觀緩解率最高(24%),但由于研究間的異質性高,且能夠持續治療至疾病進展的患者比例最低(35%),因此其應用可能受到一定限制。
綜上所述,VEGFR抑制劑在治療復發性或轉移性腺樣囊性癌中顯示出較高的疾病穩定率。在眾多VEGFR抑制劑中,侖伐替尼和阿昔替尼因其在療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的綜合表現脫穎而出,這為它們被納入治療指南提供了有力支持。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用藥期間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隨時溝通用藥情況。圖片侵權,請聯系刪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