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immtrak的細胞因子風暴:83%患者發生CRS,如何預防?时间:2025-07-22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CRS的發生機制 Kimmtrak通過激活T細胞釋放大量細胞因子(如IFN-γ、IL-6、TNF-α),導致免疫系統過度激活,引發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Ⅲ期臨床試驗數據顯示,83%的患者在首次給藥后發生CRS,其中3級及以上CRS發生率為0.8%。 病理生理過程: 給藥后1小時內,血清IFN-γ水平可升高100倍,IL-6水平升高50倍,觸發炎癥級聯反應。 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導致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征,表現為低血壓和低氧血癥。 風險因素: 基線CRP>10 mg/L的患者CRS發生率更高(92% vs. 78%)。 體重<60 kg的患者3級CRS風險增加2倍(HR=2.1,P=0.03)。 預防與管理策略 分級管理方案: 1級CRS:密切監測生命體征,每4小時記錄體溫、心率、血壓。 2級CRS:立即給予托珠單抗(8 mg/kg,最大劑量800 mg),若癥狀未緩解,48小時后可重復給藥。 3級及以上CRS:暫停Kimmtrak治療,聯合使用托珠單抗和糖皮質激素(地塞米松10 mg靜脈注射,每6小時1次),直至癥狀緩解至≤1級。 劑量調整策略: 首次給藥:采用階梯式劑量遞增方案(第1天20 μg,第8天30 μg,第15天68 μg),可降低CRS發生率至65%。 復發患者:若既往發生3級CRS,再次給藥時劑量減半(34 μg),并延長給藥間隔至每周2次。 支持治療措施: 液體管理:CRS患者每日補液量需達到30-40 mL/kg,維持尿量>1 mL/kg/h。 血管活性藥物:低血壓患者優先使用去甲腎上腺素(起始劑量0.05 μg/kg/min),避免使用多巴胺。 氧療:SpO₂<92%的患者需給予高流量鼻導管吸氧(流量40-60 L/min,FiO₂ 50%-100%)。 長期監測與教育: 首次給藥后需住院觀察72小時,每日監測細胞因子水平(IL-6、IFN-γ)、鐵蛋白及C反應蛋白。 治療前需告知患者CRS的常見癥狀(如發熱、寒戰、低血壓),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臨床實踐建議 建立CRS快速反應團隊,包括血液科、重癥醫學科及藥學專家,確保癥狀出現后30分鐘內啟動治療。 對于高風險患者(如既往CRS病史、基線IL-6>50 pg/mL),可預防性使用托珠單抗(首次給藥前1小時靜脈注射4 mg/kg)。 長期隨訪數據顯示,預防性使用托珠單抗不影響Kimmtrak的抗腫瘤療效,ORR仍可達58%。 Kimmtrak的CRS管理需結合分級治療、劑量調整和支持治療。通過規范化的預防策略,可顯著降低嚴重CRS的發生率,同時保障療效。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所有內容均根據公開信息查詢整理發布,如有雷同或侵權請聯系刪除。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前,請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