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法替尼的致命副作用:間質性肺病如何早期識別?时间:2025-04-30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阿法替尼作為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重要藥物,雖然療效顯著,但其可能引發的間質性肺病(ILD)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嚴重副作用。ILD是以彌漫性肺實質、肺泡炎和間質纖維化為基本病理改變,以活動性呼吸困難、X線胸片示彌漫陰影、限制性通氣障礙、彌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癥為臨床表現的不同類疾病群構成的臨床病理實體的總稱,范圍從良性浸潤到致命性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阿法替尼引起ILD的機制尚不清楚,可能的原因是超敏反應和直接肺部毒性。ILD的癥狀主要表現為胸悶氣短、干咳、發熱。化療相關的ILD通常發生在治療開始或治療結束后幾周之內,通常表現為短期內進行性加重的胸悶、氣促,有些患者會伴隨干咳或者發熱;放療相關的ILD一般發生在放療后6個月 - 24個月,典型的特征為逐漸加重的、不可逆的肺纖維化;而靶向相關的ILD通常發生在開始口服靶向藥物后3周 - 7周,大約90%的吉非替尼相關ILD患者之前有化療或放療病史,阿法替尼引發ILD的情況也類似。 早期識別ILD對于患者的治療和預后至關重要。患者在服用阿法替尼期間,應密切關注自身癥狀變化。如果出現胸悶氣短、干咳、發熱等癥狀,尤其是癥狀持續不緩解或進行性加重時,應高度懷疑ILD的可能。此時,患者應立即就醫,并進行相關檢查,如胸部X線、CT檢查、肺功能檢查等,以明確診斷。 一旦確診為ILD,醫生需要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輕度ILD患者可能需要暫停阿法替尼治療,并進行對癥支持治療,如吸氧、止咳、平喘等;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停止使用阿法替尼,并給予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治療。 為了降低ILD的發生風險,患者在服用阿法替尼前,應告知醫生自己的過敏史、既往病史(如肺部疾病、化療放療史等)。在治療期間,患者應定期進行肺部檢查,以便早期發現ILD的跡象。同時,患者應嚴格按照醫囑服藥,避免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 阿法替尼仿制藥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購藥,可出國就醫。海得康專注正規海外醫療,幫助中國患者搭建海外醫藥橋梁!更多藥品資訊,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