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維昔巴特Odevixibat治療PFIC效果如何?臨床數據解析时间:2025-04-28 作者:醫學編輯李可艾 阅读 奧維昔巴特(商品名:Bylvay®)是一種強效、選擇性回腸膽汁酸轉運蛋白(IBAT)抑制劑,通過阻斷腸肝循環中95%的膽汁酸重吸收,顯著降低血清及肝臟膽汁酸水平,為進行性家族性肝內膽汁淤積癥(PFIC)患者提供了非手術治療的新選擇。在針對6個月至18歲PFIC患者的24周雙盲對照試驗中,40 μg/kg/日劑量組瘙癢評分改善率達35.4%,120 μg/kg/日劑量組為30.1%,而安慰劑組僅為13.2%;血清膽汁酸水平降幅分別為67%和63%,顯著高于安慰劑組的21%。長期隨訪數據顯示,治療72周后,53.5%的患者瘙癢完全緩解,血清膽汁酸水平持續低于基線,且無事件生存率顯著高于自然史對照組。 該藥物對PFIC不同亞型療效存在差異:對PFIC1型和2型患者,瘙癢緩解率及膽汁酸降幅相似,但對ABCB11基因變異導致的2型PFIC(膽汁鹽輸出泵完全缺失)患者療效有限,因其無法阻斷非膽汁鹽輸出泵依賴的膽汁酸轉運途徑。在阿拉杰里綜合征(ALGS)患者中,120 μg/kg/日劑量組瘙癢評分較基線下降40%,血清膽汁酸降幅達55%,且肝功能指標(如ALT、GGT)顯著改善。 安全性方面,奧維昔巴特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腹瀉、腹痛和肝功能指標異常,發生率約為20%-30%,但多為輕至中度且可通過劑量調整或對癥治療緩解。治療初期需監測脂溶性維生素水平,必要時補充維生素A、D、E、K。禁忌癥包括對藥物成分過敏,但無絕對禁忌的疾病狀態。與膽汁酸螯合劑相比,奧維昔巴特的優勢在于:口服給藥便利性高,無需頻繁調整劑量;對瘙癢的緩解作用更持久,且可延緩肝移植需求。其局限性在于需長期用藥,且對部分PFIC2型患者療效欠佳。目前,奧維昔巴特已獲FDA及EMA批準用于3個月以上PFIC及12個月以上ALGS患者,為膽汁淤積性疾病的治療提供了重要突破。 奧維昔巴特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并不應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決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之前,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