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菲替尼治療已知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的轉移性或局部晚期膽管癌的效果时间:2024-12-02 作者:醫學編輯李可艾 阅读 英菲替尼(Infigratinib)是一種選擇性的ATP競爭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2(FGFR2)抑制劑,主要用于治療已知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的轉移性或局部晚期膽管癌(CCA)。 藥物名稱:英菲替尼(Infigratinib),商品名為Truseltiq。 生產廠家:由瑞士諾華制藥集團腫瘤部與美國BridgeBio Pharma公司合作開發。 批準情況:2021年5月28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根據加速批準計劃批準英菲替尼上市,用于治療先前接受過治療且存在FGFR2融合或重排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膽管癌患者。 藥物作用機制 靶點:英菲替尼是FGFR1-3的選擇性小分子抑制劑,主要針對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 作用機制:通過抑制FGFR2的活性,阻斷下游信號通路,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存活。 臨床療效 I期試驗:英菲替尼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 II期試驗:對FGFR2融合或重排的晚期CCA患者表現出顯著的臨床療效。客觀緩解率(ORR)為23%(95% CI,16-32%),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為5.0個月(95% CI,3.7-9.3個月)。 藥物安全性與副作用 常見不良反應:包括指甲毒性、口腔炎、干眼癥、疲勞、脫發、掌跖紅斑感覺綜合征、關節痛、味覺障礙、便秘、腹痛、口干、睫毛改變、腹瀉、皮膚干燥、食欲不振、視力模糊和嘔吐等。 特殊注意事項: 英菲替尼可導致視網膜色素上皮脫離(RPED),建議在治療前后及治療期間定期進行全面的眼科檢查。 可能引起高磷血癥,導致軟組織礦化等副作用,需監測磷酸鹽水平并及時處理。 對胎兒具有潛在毒性,建議有生殖潛力的患者在治療期間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與富替巴替尼和培米加替尼的比較:盡管英菲替尼的胃腸道副作用較小,但其總體緩解率(ORR)和中位總生存期(mOS)顯著低于富替巴替尼和培米加替尼。具體數據為:英菲替尼的ORR為23.1%,mOS為3.8個月;而富替巴替尼和培米加替尼的ORR均為35%以上,mOS均為21.1個月。 盡管英菲替尼為攜帶FGFR2突變的CCA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但對患者獲得性耐藥的擔憂仍需關注。針對FGFR突變的異質性和不同耐藥機制的出現,未來需要更多藥物來有效抑制FGFR重排,以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英菲替尼作為一種新型的靶向治療藥物,為攜帶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的轉移性或局部晚期膽管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海得康”一直緊密跟蹤國際新藥的最新進展,并致力于為國內患者提供關于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請撥打我們的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們的專業團隊會為提供詳細的咨詢。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