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索替尼與治療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最佳可用療法的長期療效比較,仿制藥上市了嗎时间:2024-08-06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是一種骨髓增生性腫瘤,其特征在于Janus激酶2(JAK2)基因突變導致骨髓中紅細胞、髓細胞和巨核細胞成分的過度增殖。Ruxolitinib(魯索替尼)作為一種JAK1和JAK2抑制劑,在先前的2期研究中已顯示出對羥基脲耐藥或不耐受的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患者的療效優于現有最佳療法。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較魯索替尼與現有最佳療法對這類患者的長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納入對羥基脲耐藥或不耐受的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患者(18歲或以上),以1:1的比例隨機分配接受魯索替尼或最佳可用治療。魯索替尼組患者口服藥物,起始劑量為每天兩次,每次10毫克。單藥最佳可用療法包括羥基脲、干擾素或聚乙二醇化干擾素、哌布溴曼(pipobroman)、阿那格雷(Anagrelide)、批準的免疫調節劑,或不進行藥物治療的觀察。主要終點是先前報道的32周時的復合反應,即患者在未進行靜脈切開術的情況下實現血細胞比容控制,并且脾臟體積較基線減少35%或更多。接受最佳可用治療的患者可以在第32周后轉向魯索替尼治療。我們評估了主要復合反應的持久性、完全血液學緩解、總體臨床血液學反應、總體生存率、患者報告的結果,以及5年隨訪后的安全性。這項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冊。 共有222名患者被隨機分配接受魯索替尼(n=110,50%)或最佳可用治療組的治療(n=112,50%)。魯索替尼組診斷出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中位時間為8.2年(IQR 3.9-12.3),而最佳可用治療組為9.3年(IQR 4.9-13.8)。最初隨機分配接受最佳可用治療的112名患者中,有98名(88%)轉而接受魯索替尼治療,并且在80周的研究后,沒有患者繼續接受最佳可用治療。 在魯索替尼組的25名主要反應者中,有6人在最終分析時出現疾病進展。5年時,維持主要復合反應的概率為74%(95% CI 51-88)。維持完全血液學緩解的概率為55%(95% CI 32-73),維持總體臨床血液學緩解的概率為67%(95% CI 54-77)。在不考慮交叉的意向治療分析中,魯索替尼治療的5年生存概率為91.9%(95% CI 84.4-95.9),與最佳可用療法的5年生存概率91.0%(95% CI 82.8-95.4)相當。 貧血是接受魯索替尼治療的患者中最常見的不良事件(魯索替尼每100患者年的暴露率為8.9,交叉人群為8.8),盡管大多數貧血事件的嚴重程度為輕度至中度(1級或2級)。長期魯索替尼治療的非血液學不良事件通常低于最佳可用治療。魯索替尼組的血栓栓塞事件發生率低于最佳可用治療組。魯索替尼組中有兩人在治療過程中死亡,其中一名死亡是由于胃腺癌引起的,研究人員評估其與魯索替尼治療有關。 綜上所述,對于對羥基脲耐藥或不耐受的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患者來說,魯索替尼是一種安全有效的長期治療選擇。魯索替尼治療為羥基脲后的患者群體提供了第一個廣泛批準的治療替代方案。 魯索替尼仿制藥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購藥,可出國就醫。海得康專注正規海外醫療,幫助中國患者搭建海外醫藥橋梁!更多藥品資訊,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