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加替尼在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者中的治療效果與不良事件?时间:2024-03-05 作者:施文婧編輯 阅读 非小細胞肺癌,即NSCLC,占據了肺癌病例的絕大多數,高達80-85%。它不僅是全球最常見的致命惡性腫瘤,還是導致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遺憾的是,NSCLC的預后狀況依然不容樂觀,其5年生存率僅為16%,更有超過半數的患者在確診時已步入疾病的晚期。對于這部分晚期患者,鉑類化療被作為標準治療方案,但其客觀緩解率僅為30%,且療效往往只能維持4-5個月。值得一提的是,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重排在晚期NSCLC中的發生率約為3-5%。幸運的是,針對ALK陽性NSCLC,即具有ALK重排的晚期NSCLC,我們可以使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進行有效治療,且該抑制劑在這部分患者中展現出了顯著的療效與良好的安全性。 布加替尼作為一種中樞神經系統活性的第二代ALK抑制劑,專為NSCLC患者的廣泛ALK重排設計。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全面評估布加替尼在ALK陽性NSCLC患者中的治療效果與不良事件。 研究人員運用DerSimonian-Laird方法和隨機效應模型,對各項研究數據進行匯總分析,以得出更為準確的結論。 研究結果顯示,布加替尼的匯總客觀緩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別高達64%和88%。其匯總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為10.52個月。進一步按治療線進行亞組分析,我們發現一線治療能達到最高的mPFS,其次是克唑替尼后的二線治療,以及任何既往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二線治療。對于存在基線腦轉移的患者,無論治療線如何,其合并的顱內客觀緩解率(iORR)估計值為54%,一線治療更是高達60%。這部分患者的顱內無進展生存期(iPFS)長達19.26個月。在不良事件方面,肌酸磷酸激酶(CPK)升高、腹瀉和惡心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但均為可控范圍內。 總的來說,布加替尼在治療ALK陽性NSCLC患者方面展現出了顯著的療效,尤其在控制顱內病灶方面表現出色。相較于作為其他治療線的藥物,布加替尼作為一線治療能帶來更好的PFS。這些發現均提示我們,在早期使用布加替尼對患者而言可能更為有益。雖然存在一些不良事件,但均在可控范圍內,其中最常見的是CPK升高和胃腸道反應。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注于藥品信息和服務的平臺,致力于為廣大患者提供全面、準確的藥品信息。如果您需要了解有關藥品的更多信息,如上市情況、仿制藥版本以及價格等,歡迎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團隊。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藥品信息涉及專業醫療知識,對于藥品的使用、劑量或副作用等方面如有疑問,我們建議您咨詢專業醫生或藥師的建議,以確保用藥安全有效。 海得康醫學顧問咨詢電話:400-001-9769,官網微信:15600654560。本站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