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腸道間質瘤保守治療能活多久?不可切除或轉移性胃腸道間質瘤靶向藥有哪些?时间:2024-01-22 作者:海得康醫學編輯劉曉曦【原创】 阅读 胃腸道間質瘤(GIST)是胃腸道的軟組織肉瘤。手術是局部疾病的標準治療方法,但復發和進展為更晚期疾病的風險很大。針對晚期 GIST 的靶向藥,第一個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TKI) 伊馬替尼。國際指南推薦伊馬替尼作為一線治療,以降低高危患者 GIST 復發的風險,以及局部晚期、無法手術和轉移性疾病。不幸的是,伊馬替尼耐藥性經常發生,因此,二線(舒尼替尼)和三線(瑞戈非尼)TKI 已被開發出來。對于這些治療但病情仍出現進展的胃腸道間質瘤患者,治療選擇有限。 Ripretinib被批準作為GIST的四線治療,avapritinib被批準用于具有特定基因突變的GIST,而larotrectinib拉羅替尼和entrectinib恩曲替尼被批準用于具有特定基因突變的實體瘤(包括GIST)。 在日本,pimitespib 是一種熱休克蛋白 90 (HSP90) 抑制劑,現已作為 GIST 的四線療法。 pimitespib 的臨床研究表明,它具有良好的療效和耐受性,重要的是沒有表現出先前開發的 HSP90 抑制劑的眼毒性。 larotrectinib拉羅替尼仿制藥已在孟加拉和老撾上市,有孟加拉耀品國際的LOTENIB,孟加拉珠峰制藥的LARONIB,孟加拉齊斯卡制藥的Tractoni,老撾盧修斯制藥的 LuciLaro,老撾東盟制藥的Larotreni,仿制藥為經濟不富裕家庭的患者提供了治療機會。“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具體治療方案由醫生制定。如有圖片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