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匹米替比Pimitespib在耐藥性胃腸道間質瘤中的探索性研究進展时间:2025-06-25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胃腸道間質瘤(GIST)作為起源于胃腸道間葉組織的肉瘤,約80%的患者攜帶KIT基因突變,10%攜帶PDGFRA基因突變。隨著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的廣泛應用,耐藥性問題日益凸顯,而匹米替比(Pimitespib)作為一種口服HSP90抑制劑,為耐藥性GIST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Ⅲ期臨床試驗數據揭示療效與安全性 在名為CHAPTER-GIST-301的Ⅲ期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中,研究團隊納入86例對伊馬替尼、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耐藥的晚期GIST患者,按2:1比例分配至Pimitespib組(160 mg/天,5天/21天周期)或安慰劑組。結果顯示,Pimitespib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2.8個月,顯著優于安慰劑組的1.4個月(HR=0.51,P=0.006)。交叉調整后總生存期(OS)分析顯示,Pimitespib組HR=0.42(P=0.007),提示其可顯著延長患者生存期。安全性方面,Pimitespib組最常見不良事件為腹瀉(74.1%)和食欲下降(31.0%),3級及以上腹瀉發生率為13.8%,整體安全性可控。 拓展性研究進一步驗證療效 日本開展的多中心、開放標簽、單臂拓展性臨床試驗(jRCT2031210526)納入23例晚期GIST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過伊馬替尼、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治療。結果顯示,中位PFS為4.2個月(95% CI 1.9–6.2),疾病控制率達66.7%(95% CI 43.0–85.4),其中14例患者病情穩定。盡管總緩解率為0%,但兩名患者腫瘤縮小約10%,提示Pimitespib在部分患者中具有顯著抗腫瘤活性。安全性方面,95.7%的患者出現不良事件,最常見為腹瀉(73.9%)和惡心(39.1%),但無治療相關死亡或停藥事件。 Pimitespib通過特異性抑制HSP90α/β亞型,阻斷其與致癌客戶蛋白(如KIT、PDGFRA)的相互作用,誘導腫瘤細胞凋亡。臨床前研究顯示,Pimitespib可降解AKT、ERK等HSP90客戶蛋白,抑制腫瘤細胞增殖。未來研究需進一步探索其與其他藥物(如FGFR抑制劑、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聯合治療策略,以延長療效持續時間。此外,血漿HSP90客戶蛋白水平等生物標志物的開發,有助于篩選優勢人群,減少無效治療。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所有內容均根據公開信息查詢整理發布,如有雷同或侵權請聯系刪除。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前,請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