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鹽多到底對身體好不好?多鹽飲食對健康的影響时间:2020-06-20 作者:海得康醫學編輯劉曉曦【原创】 阅读 高鹽飲食會影響腸道微生物 對于患有未經治療的高血壓的女性,降低鹽攝入水平對她們的腸道微生物和血壓都有好處。通過對145名未經治療的高血壓成年人的血液樣本進行分析,科學家發現:特別是對于女性患者而言,在接受美國心臟協會等組織建議的每日鈉攝入量(僅2,300毫克)接近6周后,會導致血液中循環的健康微生物組的指標升高。此外,患者的血壓也會有明顯降低,血管順暢度也會明顯提升。 研究者表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微生物組在調節血壓方面起著直接作用,而這很大程度上受到鹽攝入量的影響。微生物組問題與多種疾病有關,包括癌癥,胃腸道疾病以及過敏反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高鹽飲食會改變腸道微生物組。 高鹽飲食竟然可以抑制小鼠腫瘤生長! 高鹽飲食會增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風險,而免疫失調在癌癥的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研究人員發現,HSD增加了腫瘤組織局部的氯化鈉濃度,導致滲透壓升高,降低了骨髓來源抑制細胞(MDSCs)的增殖所需的細胞因子的生成以及MDSCs在血液、脾臟和腫瘤中的積累。 研究人員發現,這個現象導致了兩種主要類型的MDSCs的表型發生了改變:單核-MDSCs分化為抗腫瘤巨噬細胞,粒細胞-MDSCs具有促炎功能,從而重新激活T細胞的抗腫瘤作用。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活化T細胞5中p38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依賴性核因子在HSD誘導的M-MDSC分化中的表達增強。 高鹽飲食竟然會降低免疫力! 高鹽飲食不僅對血壓有害,對免疫系統也有害。高鹽飲食的老鼠被發現患有更嚴重的細菌感染。每天多攝入6克鹽的志愿者也表現出明顯的免疫缺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每天的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這是成年人應該攝入的最大鹽量。 這一發現出乎意料,因為一些研究指向了相反的方向。例如,在實驗動物中,如果食用高鹽食物,某些皮膚寄生蟲感染的愈合速度會顯著加快:巨噬細胞是一種攻擊、吃掉和消化寄生蟲的免疫細胞,在有鹽存在的情況下特別活躍。所以幾位醫生從這一觀察中得出結論,氯化鈉具有普遍增強免疫的作用。 高鹽飲食通過促進蛋白tau磷酸化損害大腦認知功能 研究人員發現高鹽飲食可能會導致化合物一氧化氮的缺乏,從而對認知功能產生負面影響。當一氧化氮水平過低時,大腦中的蛋白tau發生磷酸化,從而導致癡呆癥。 降低食鹽攝入量并維持大腦中的健康血管可能“避免”癡呆癥。蛋白tau沉積物與人類阿爾茨海默病的產生有關。 高鹽飲食或會通過抑制免疫細胞的功能來降低腫瘤細胞的生長 研究發現,高鹽分攝入或會抑制小鼠機體腫瘤的生長。大量攝入鹽分或會影響機體自身免疫性,研究人員發現,高鹽分飲食會改變免疫細胞的平衡,使其更趨向于具有攻擊性,并會使得自身免疫功能惡化;更有意思的是,盡管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是有害的,但免疫細胞平衡的改變或許從理論上能用作開發抗癌免疫療法,從而改善機體免疫力攻擊腫瘤細胞。 高鹽飲食不僅僅會帶來高血壓等風險,而且還會對大腦產生負面影響,進而影響智力表現水平。 這項最新的研究發現,小鼠在接受了高鹽飲食之后,大腦血流的水平發生了明顯地下降,大腦血管的完整性受到了影響,而且小鼠的認知功能表現能力了受到的影響。然而,研究者們發現這些效應并不是高血壓帶來的次級效應,事實上,它的產生是由于腸道向大腦傳遞的信號介導的。 在慢性的高鹽飲食對血壓造成不利影響之前,我們大腦的微型血管會先一步受到影響,高鹽飲食后腸道會向大腦輸送信號,進而將效應擴大到了整個神經網絡。 高鹽分飲食或會增加心律失常的風險 高鹽分攝入或會增加個體患心律失常的風險,心率失常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疾病。心房顫動(AF,Atrial
fibrillation)是一種最常見的心律失常疾病,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風險較高,而且在極端情況下,心房顫動常常會導致患者心力衰竭,因此,鑒別出高鹽飲食是一種可避免的風險因素,或能幫助研究人員制定新型策略來預防人群患心房顫動及其它心血管疾病。 如今研究人員發現,過量的鹽分攝入會增加個體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尤其是高血壓、心肌梗死和中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716名中年男性和女性進行了平均19年的追蹤調查,目的在于闡明是否膳食高鹽分的攝入是引發心房顫動的風險因素,隨后研究者鑒別出了74名個體患上了早期的心房顫動,同時他們還根據個體每日的鹽分攝入量來對比其疾病的發生率。 全球人群鹽分攝入狀況堪憂!中國尤其嚴重! 個體只有每天攝入鹽分超過12.5克(不低于12.5克,大約兩勺半茶匙的量)才會增加高血壓和中風的風險。 WHO推薦人們每天鹽分的攝入量控制在5克,但這一目標似乎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無法實現的,我們還應該思考一下如何將鹽分攝入水平降低到適度的范圍(7.5克—12.5克)。不管飲食多么健康平衡 只要鹽分攝入水平過高就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