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靶向藥如何治療黑色素瘤,效果怎么樣?时间:2018-10-18 作者:海得康醫學編輯劉曉曦【原创】 阅读 化療將癌癥看成一種病。但癌癥是由不同細胞的不同突變的不同組合引發的不同疾病,雖然粗看起來各種腫瘤大都像哪吒降生那樣肉滾滾的,但它們其實大相徑庭。同一種組織的癌癥都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分子驅動機制;甚至在同一個腫瘤中,不同區域的癌細胞也可能性相近習相遠。采用粗放的毒殺手段,并不能讓每個癌癥患者都受益。隨著研究者更深入了解到引發癌癥的深層機制,靶向藥面世了。 靶向藥就是找到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之間的差異,利用這個叫做生物標記物(biomarker)的窗口,見縫插針地施用能打擊癌細胞卻不太傷害正常細胞的藥物。 現在的靶向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種是抑制腫瘤攝取氧氣和能量。腫瘤會在生長環境附近誘導血管形成,從而獲得愛的供氧,如果抑制血管形成,就是堵塞了腫瘤飆車的油門。貝伐珠單抗(商品名安維汀)就是代表。現在還有另一類在研靶向藥,是基于腫瘤跟正常細胞的能量消耗差異而開發,試圖控制腫瘤的能量攝入和糖代謝,從而達到餓死癌細胞的目的。 一種是誘發細胞程序性凋亡。細胞有自殺機制,如果出現無法修復的損傷就會啟動這機制自我了斷,但癌細胞深信好死不如賴活著,自殺機制往往失靈。這類藥物就是勸說癌細胞:你怎么不去死啊,你看我把刀都給你磨好了(促凋亡因子等等),你快去死一死。效果也很可期。 但提到靶向藥時,人們最易聯想到的,則是那些品目繁多的激酶抑制劑。蛋白激酶是細胞諸多生理活性的開關,指導蛋白質合成、營養代謝以及分裂增殖等活動。研究者逐漸認識到,癌細胞瘋狂生長常常跟激酶失控有關,如果某個激酶開關卡在“開”的狀態,總對細胞發出準備增殖的信號,那么細胞自然也會想要怒放的生命,持續怒放成一坨癌。 靶向藥并不是根據癌癥發病的器官而分類的,決定適應癥的是它們將要調控的特定基因,甚至蛋白和DNA的某種特定狀態(磷酸化、甲基化等等)。用靶向藥治療之前要做基因測序,就是為了看患者的腫瘤中有沒有對應的靶點,如果不存在靶點,用靶向藥就沒有太直接的意義。 黑色素瘤則有個很好的靶點——突變的BRAF基因。歐美黑色素瘤患者約有一半以上具有BRAF V600E突變,中國患者有突變的比例低一些,但也在四分之一左右。這個基因制造的蛋白質具有調控細胞生長的功能,正常的基因只在需要生長的時候激活,完成之后就關閉,而突變的基因造出的蛋白質則會讓細胞總是處于準備生長的狀態。針對BRAF V600突變的靶向藥就是用于關閉這個基因,從而幫細胞踩剎車,遏制腫瘤生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