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時間:2017-11-14 作者:PD1 【轉載】 一肺癌類型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小細胞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 其中,非小細胞癌約占全部肺癌的80-85%,小細胞癌約占全部肺癌的15-20%。 非小細胞癌常見有三種類型: 鱗狀細胞癌:又稱表皮樣癌,常見于男性吸煙者,發病初期多為局部向外延伸的轉移,后期則由血液擴散。 腺癌:為目前肺癌數量最多的一種類型,常在轉移后才出現臨床癥狀,無吸煙者所罹患之肺癌常為腺癌。 大細胞癌:成長速度較緩慢,會經由血液及淋巴擴散。 其他少見的肺癌,則有腺鱗癌、支氣管類癌、黏液上皮樣癌等。 二肺癌的常見癥狀 持續時間超過 2-3 周或者正規治療無效的咳嗽。 活動后出現胸悶的情況。 持續的胸部或者肩背部疼痛 。 痰中出現血絲或咳血。 持續時間較長或正規治療無效的肺炎。 不明原因的發熱、聲音嘶啞、疲乏、精神差、體重下降等等。 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指南中提出的肺癌篩查風險評估因素包括吸煙史(現在和既往)、氡暴露史、職業史、患癌史、肺癌 家族史、疾病史(慢阻肺或肺結核)、煙霧接觸史(被動吸煙暴露)。 風險狀態分為3組: 高危組:年齡 55~74 歲,吸煙史≥30 包年(一天一包煙吸30年),戒煙史<15年(1類);或年齡≥50歲,吸煙史≥20包年,另外具有被動吸煙除外的危險因素(2B類)。 中危組:年齡≥50歲,吸煙史或被動吸煙接觸史≥20包年,無其他危險因素。 低危組:年齡<50歲,吸煙史<20包年。 三肺癌的診斷方法 肺癌的診斷通常包括病理類型、分期和基因分型。肺癌是一種癌癥的統稱,分為不同亞型,每個亞型的治療原則不同。病理分型可以指導醫生選擇何種化療藥物,基因分型可以指導醫生選擇何種分子靶向治療藥物。 當醫生懷疑你患有肺癌時,會做一系列的抽血和拍片檢查,來明確診斷。 血液檢測: 明確是否有肺部感染。需要注意的時,有些肺癌患者可同時合并有肺部感染,所以有感染并不能排除肺癌。 大多數人患有癌癥時,血中某些特定的物質含量會發生升高,這些物質我們稱為“血清腫瘤標記物”,它們與癌癥細胞關系密切,通常起到幫助診斷的作用。 血液檢驗雖不作為診斷肺癌的手段,但是血常規(全血計數(CBC))可以顯示你是否貧血(紅細胞少),是否有可能出血問題(血小板數量少),或者你是否有感染風險(白細胞數量少)。可以幫助判斷一個人是否足夠健康可以做手術。 影像學檢查: 肺癌的影像學檢查包括:X 線胸片,胸部CT 掃描,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超聲檢查,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 。 基因檢測: 對于一些肺癌患者,醫生可能會在癌細胞中尋找特定的基因改變,這可能意味著某些特定的藥物可能有助于治療這種類型的癌癥。常見的肺癌基因檢測的項目簡介如EGFR基因突變、ALK基因的變化、ROS1基因重排。 醫生會借助各種手法,抽絲剝繭,最終找到肺癌細胞。因此病理診斷是確診肺癌的金標準。確診必須要在顯微鏡下看見癌細胞,因為癌細胞在顯微鏡下的形態與正常細胞有著本質區別。 找尋癌細胞的方法有:痰細胞學檢查、支氣管鏡檢查和肺穿刺活檢。 痰細胞學檢查是一種簡單方便的無創性診斷方法。醫生會收取痰標本,在顯微鏡下反復查找有無癌細胞,此方法成功率低,需反復留取標本,反復檢查,確診的概率很低。 更為常用的確診方法是支氣管鏡檢查和肺穿刺活檢。這兩種方法都是直接取得肺上病變組織,通過病理科醫生的專業處理后,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鑒別細胞是否發生癌變,確診概率高。 四肺癌的分期 肺癌的分期一般采用的是 TNM 分期系統。臨床常用的表示方式如:T1N2M1,IV 期。T 表示的是肺上腫瘤的大小,下標的數字越大表示腫瘤越大,N 表示的是淋巴結受累及的數目,下標的數字越大表示越多,M 表示的是有沒有發生其他臟器的,轉移,0 表示沒有,1 表示有。分期分為 I、II、III、IV 期,數字越大,分期越晚,病情越重,生存期越短。 腫瘤分期能幫助判斷病人預后(存活的機會和時間)。總體來講,處于同一分期的病人自然生存期較一致。病人的分期越晚,生存時間相對越短。 另外,分期能幫助醫生了解治療方式的療效,從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組合,并對治療效果進行預測。 五肺癌的治療方法 肺癌治療主要分為:手術治療、化學治療(化療)、放射治療(放療)、靶向治療、生物免疫治療。 手術治療: 是指通過手術切除肺癌腫瘤組織的治療方法,早期患者可通過手術達到根治效果。近幾年,胸腔鏡技術在肺癌手術中的應用使得許多患者免去了「開胸之苦」,但也并非適合所有人,外科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及總體身體狀況選擇手術方式。 手術過后是否需要后續的治療是由肺癌分期決定的。由于我國肺癌的患者絕大多數在診斷時已經處于中晚期,所以大部分患者術后仍然需要后續治療。 化學治療(化療): 化療是指使用化學藥物殺死腫瘤細胞。化療藥物分為口服化療藥和靜脈化療藥,以后者為主。化療的長處是化療藥物會進入血液循環中,不僅對肺上的病灶起到殺傷作用,還可以殺死播散在全身的大多數腫瘤細胞。 如果患者是第一次接受化療,醫生常常會選擇一個包含鉑類藥物的雙藥物化療方案,比如順鉑、卡鉑、奈達鉑等等,對于身體狀況比較好的患者,還會聯合一個其他化療藥物。不同化療藥物的作用機理不同,研究證實通過不同作用機理藥物的聯合使用,從多個途徑攻擊癌細胞,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如果你在化療過程中或者化療后,發現病情進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即腫瘤大小增加超過20%),這時就需要換用另一種化療藥物或者靶向治療藥物。換藥時就有更多的選擇,比如:紫杉醇類,培美曲塞,吉西他濱等等,各有利弊,醫生會根據你的具體情況為你選擇下一個治療方案。 化療不但可以殺死癌細胞,對正常的人體細胞也具有殺傷作用,后者就是所謂的副反應。多數化療藥物的最常見副反應是白細胞降低。所以化療前后醫生都會要求抽血檢查,白細胞嚴重降低的患者需要打「升白針」幫助白細胞恢復,有些患者甚至需要延遲化療或暫停化療。化療還有其他一些常見的副反應:如惡性嘔吐、食欲差、乏力、血小板降低、貧血、化療藥物過敏等等。 放射治療(放療) 放療是指用放射線照射殺死癌細胞,消除腫瘤,延長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放射治療為局部治療手段,副作用相對少。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可單獨放療也可與化療聯合使用。肺癌的放療為胸部放療,每天照射數分鐘,持續照射 40 天左右,依據患者情況而定。 放療的副反應相對化療較少較輕。最為嚴重的副反應為放射性肺炎,通常可自行好轉。其他副反應有:疲乏、喉頭水腫、咳嗽、發熱、胸痛、胃部不適等等。同樣,醫生也會采取一系列措施來防治這些副反應。 靶向治療: 科學家研究發現,肺癌是一個由多個基因異常引起的疾病,這些基因異常中有一種基因起主導作用。不同的基因異常需要不同的藥物來治療,我們將特定的藥物稱為“箭”,那么這個起主導作用的基因異常就是“靶點”。我們將特定的“箭”準確的射到了“靶點”上,也就扼制了癌細胞生長的核心環節,從而有效的消除和控制癌細胞的生長,這就是所謂的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近年來發展迅速,顯著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期。而且,靶向治療藥物以毒副反應小著稱,為身體狀況差不能耐受化療的患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選擇。另外,靶向治療藥物多為口服制劑,使用方便。 需要注意的是,靶向治療一定要有靶點,也就是說一定要在基因檢測中,檢測出“靶點”,我們才能“有的放矢”。常見的“靶點”有EGFR基因突變、ALK基因異常擴增等。 靶向治療多為口服制劑,患者多無需住院治療。但是若出現任何相關副作用,必須要與主治醫師溝通。常見的副作用有嚴重的食欲下降、腹瀉、皮疹、呼吸困難等等。 生物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是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來達到抗腫瘤的作用。研究發現,癌細胞身上的PD-1會連接免疫T細胞身上的PD-L1,形成通路,從而控制T細胞,躲避T細胞的追擊。而PD-1抑制劑的主要作用機制是阻斷PD-1通路,促進患者自身免疫系統重啟,準確偵測到狡猾的癌細胞,將癌細胞消滅。 目前國外已上市的免疫療法藥物有Keytruda, Opdivo等,自2014年9月以來,免疫療法藥物已被批準用于惡性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腎癌、膀胱癌、頭頸部腫瘤、霍奇金淋巴瘤等癌癥治療中。 免疫療法藥物較化療而言,副作用小,3-4級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降低了一半甚至更多。但是要注意使用時,5%-10%的患者會出現免疫相關的炎癥反應,如免疫性肺炎、免疫性腸炎等。因此一定要在臨床醫生的指導和嚴密監督下使用。 目前PD-1抑制劑通常會與其他藥物聯合治療癌癥,如PD-1抑制劑聯合CTLA-4抗體,批準用于治療惡性黑色素瘤;PD-1抑制劑聯合化療,批準用于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等。聯合治療從多方面消滅癌細胞,提高了治療的效率和效果。 可惜的是,目前國內還未有免疫治療的藥物上市,但是香港已有Keytruda, Opdivo等PD-1抑制劑上市。 六肺癌的生存率 對于癌癥,通常用五年生存率,即自確診后五年有百分之多少的患者仍然存活來表示疾病的兇險程度或治療效果。肺癌的五年生存率主要與癌癥分期有關,它在 I、II、III、IV 期患者中分別為 57~67%、39~55%、23%、5%。另外,肺癌的生存期還與身體素質、營養狀況、社會心理情況等多種因素相關。積極的抗癌心態、適當的營養支持、身體鍛煉都是延長肺癌生存期必不可少的條件。 目前科學家及醫學專家們正在致力于將癌癥變成慢性病,雖難以治愈,但相信一定會讓患者活的更久、活的更好。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如丙肝新藥印度吉三代、肝癌新藥印度多吉美、PD-1、PD-L1、肺癌AZD9291等,幫助國內患者選擇更新更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手段,更多藥品信息及購藥渠道,詳詢:400-001-9763,010-67385800,微信:headkonhdk m.jwxr.com.c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