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時間:2017-10-23 作者:PD1 【轉載】 一提到電路,人們自然會想到的是電子電路,從大的電路板,到納米級的IC集成電路。 現在,更小的基因電路誕生了。 近日,Timothy Lu教授在《Cell》雜志發文,提出了基因電路理論,設計了用于癌癥免疫治療、基于合成RNA的免疫調節基因電路。 這是基因技術領域一大突破。 在物理電路原理中有一個"與門"的概念,AND和, A AND B,只有當條件A和B同時成立的時候,事件才會被觸發。 本研究的主要負責人Timothy Lu教授,圖片來源:MIT 利用這個原理,Timothy Lu教授設計了一套病毒遞送的基因表達體系。 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基因表達圖譜是不同的。研究人員從頭設計合成了腫瘤特異性啟動子,僅針對啟動癌細胞基因表達,而不會啟動正常細胞。 然后科研人員利用病毒載體將基因電路傳送給細胞,如果是癌細胞,合成的啟動因子就會與腫瘤細胞的特定活躍蛋白結合,兩個啟動因子相互作用,符合條件,打開基因電路啟動開關,才產生組合免疫調節輸出。 這些輸出包括免疫原性細胞表面蛋白STE、細胞因子CCL21、趨化因子IL12和檢查點抑制劑抗體anti-PD1。這就等于對外公開宣布,“癌細胞在這里,快來殺!”。這就為T細胞指明了方向。 T細胞就會根據這些提示,找到并殺死癌細胞。 Lu教授的基因電路設計,圖片來源:《細胞》 盡管已經有一些臨床試驗成功案例,腫瘤免疫治療還是受限于稀少的靶向腫瘤特異性抗原、腫瘤介導的免疫抑制和免疫調節用藥引發的毒性作用, Timothy Lu教授提出的免疫基因電路平臺概念,允許免疫刺激腫瘤特異性表達,克服了這些限制。 在體外實驗,該電路觸發選擇性T細胞介導殺傷腫瘤細胞,而不是正常細胞。在體內藥效試驗中,慢病毒電路遞送使腫瘤顯著減少,延長了小鼠存活時間。 該設計能帶動更多的免疫調節劑,有可能治療其他癌癥,以及其他需要精準的免疫治療的疾病。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如丙肝新藥印度吉三代、肝癌新藥印度多吉美、PD-1、PD-L1、肺癌AZD9291等,幫助國內患者選擇更新更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手段,更多藥品信息及購藥渠道,詳詢:400-001-9763,010-67385800,微信:headkonhdk m.jwxr.com.c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