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時間:2017-08-22 作者:AZD9291 【轉載】 2017年7月22日,由香港腫瘤治療學會、香港社區腫瘤專科醫生協會以及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共同主辦,香港Sanomics公司協辦,并得到阿斯利康公司大力支持的“Precision Medicine and High Quality Biomarker Testing in Asia”的學術交流會在香港科技園區成功舉行。來自國內外的腫瘤學家、醫生及第三方檢驗公司相關人士匯集一堂,深入探討了肺癌治療及精準醫療技術的相關話題,分享了各自的經驗和體會。而基于Bio-Rad公司ddPCR技術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液體活檢成為本次會議關注和討論的熱點之一。 在NSCLC的精準醫療實踐中,監測病人體內與靶向用藥相關的基因突變類型和含量動態可用于評估療效及預測耐藥。已獲CFDA批準的阿斯利康第三代肺癌靶向藥物泰瑞莎(甲磺酸奧希替尼片,AZD9291)在對EGFR-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藥物治療時或治療后由于EGFR T790M突變產生耐藥的NSCLC病人進行治療前,必須檢測患者是否存在EGFR T790M突變。 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在大會上介紹了檢測血漿EGFR T790M突變的重要性,尤其對一、二代TKI治療產生抗性的患者臨床意義重大。雖然血漿作為臨床樣本有諸多優勢,但血漿中游離DNA的特性決定了ctDNA陽性檢出率可能會受影響。因此選擇合適的、高靈敏的檢測平臺顯得至關重要。在已有的血漿ctDNA EGFR突變檢測的方法學比較中(見下圖),相對于cobas® qPCR、ARMS-PCR及BEAMing dPCR技術,ddPCR技術的綜合表現出色,尤其是對于T790M位點的檢測,各方面已可滿足臨床檢測需求。 香港中文大學的陳君賜(Allen Chan)教授指出,對于特定類型突變,相比于一般qPCR技術、NGS技術和靈敏度較高的ARMS-PCR技術,ddPCR勝在靈敏度、周轉時間和可定量三個方面,可實現對病人治療過程中單位體積血漿內的TKI敏感和耐藥突變進行量化追蹤,以監測疾病進展和評估療效。 當提及如何選擇理想的數字PCR平臺時,陳教授綜合考慮了微反應數、成本、周轉時間以及操作便捷性幾個方面,首推Bio-Rad的ddPCR技術平臺用于液體活檢,這也是為何絕大多數用到數字PCR技術的臨床檢測文獻和報道均基于Bio-Rad ddPCR技術的原因。 澳大利亞Olivia Newton-John癌癥研究所的Alexander Dobrovic教授的也同樣表達了對ddPCR技術平臺的支持和肯定。正是由于包括ddPCR在內的多平臺技術的共同協力和日趨完善,大家對液體活檢和腫瘤個性化醫療的前景充滿信心。 Bio-Rad公司推出的ddPCR技術,突破了傳統技術突變豐度1%的檢測下限,能實現0.1%~0.01%的突變檢測靈敏度;且設備操作簡便,實現了自動化和高通量,配套試劑完善,運行成本低,在國際上已被應用于各項臨床試驗中[1]。 Bio-Rad QX200TM ddPCR平臺早在2015年即獲得CE-IVD認證,并推出用于臨床診斷的配套設備和試劑耗材,已在歐盟,亞太各國及中國香港地區獲得臨床應用。目前Bio-Rad也在積極申報美國FDA 510(K)認證,而CFDA的申報也在快速推進之中。 Bio-Rad將一直專注于ddPCR技術和平臺的發展和創新,致力于為腫瘤的精準醫療和液體活檢提供更為專業的服務和完整的解決方案。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如丙肝新藥印度吉三代、肝癌新藥印度多吉美、PD-1、PD-L1、肺癌AZD9291等,幫助國內患者選擇更新更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手段,更多藥品信息及購藥渠道,詳詢:400-001-9763,010-67385800,微信:headkonhdk m.jwxr.com.c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