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時間:2017-08-10 作者:PD1 【轉載】 這些基因可能影響PD-1抗體效果:POLE、MDM2、EGFR、KRAS和PTEN! 這幾年,腫瘤治療領域,最大的進展,無疑是免疫治療,尤其是PD-1/PD-L1抗體。 但是,PD-1抗體對大部分腫瘤的有效率只有20%,每月至少3-4萬的花費。 所以,很多的患者和醫生都想知道:如何確定自己是不是這20%的幸運兒?有沒有一個簡單的檢測指標,可以提前判斷PD-1抗體的效果? 到目前為止,并沒有一個單一的指標可以明確地告訴患者,PD-1有效還是無效。不過,還是有一些指標可以作為參考。 根據已經發表的臨床數據:PD-L1陽性或者MSI-H類型的腫瘤患者使用PD-1抗體的有效率比較高。不過,PD-L1陰性的患者也有可能獲益,只是概率低些。 一文詳解:PD-L1表達對PD-1抗體使用到底有多重要 美國批準PD1治所有腫瘤?先測MSI! 除了PD-L1和MSI,一些臨床數據提示:某些基因可能和PD-1抗體的效果有關系,比如某個基因突變的患者使用PD-1之后更容易起效,而另外一些基因突變的患者很可能無效甚至造成腫瘤爆發進展。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下。 POLE突變:有效率可能更高 目前,國內外已經有POLE基因突變的子宮內膜癌、腸癌和肺癌患者使用PD-1抗體之后效果很好,比如下面這位國外的子宮內膜癌患者,用藥8周之后,腫瘤明顯縮小,療效維持了至少14個月(腫瘤有POLE突變?恭喜你,中大獎了!)。 在國內,也有一位POLE突變的腸癌患者,用藥四個月之后,腫瘤最大直徑從4cm縮小到了1cm,患者幾乎沒有副作用,狀態非常好,又可以回去上班了(國內首例:PD-1對POLE突變腸癌顯神效!)。 POLE基因參與DNA復制過程,可以修復DNA復制中的錯誤,減少基因突變的產生。所以,一旦POLE基因出現問題,就不能及時糾正這些錯誤了,意味著腫瘤的基因突變會越來越多,而PD-1抗體的療效又是和腫瘤的基因突變頻率正相關,這或許是POLE基因突變患者使用PD-1抗體有效率高的根本原因。 所以,腫瘤患者如果有POLE的基因突變,可以考慮PD-1抗體治療,尤其對于子宮內膜癌和40歲之前的男性MSS分型的結腸癌患者。如果肺癌和其它腫瘤的患者也有POLE這個基因突變,也可以考慮。 MDM2擴增:可能造成腫瘤爆發性進展 最近的臨床研究發現:有些患者使用了PD-1抗體之后,會造成腫瘤爆發性進展。什么?爆發性進展?難不成打了PD-1抗體,腫瘤還會長得更快? 不得說,這是一個悲傷的事實,不過好在發生爆發進展的比例很低,只有4%不到,而且大部分出現爆發性進展的患者都有MDM2的基因擴增。所以,有時候基因檢測還是挺有用的,多做點沒有壞處。 下面是兩個發生爆發性進展的例子:患者1的腫瘤1.9個月長大了2.5倍;患者2的腫瘤9天長大了1.3倍(什么,PD-1抗體竟讓部分腫瘤爆發進展!)。 患者1:73歲,晚期膀胱癌,基因檢測顯示MDM2擴增。先后接受過吉西他濱+順鉑的聯合化療。2016年4月12號到6月13號,參加了靶向藥奧拉帕尼和E7080的聯合治療,無效,腫瘤繼續長大;之后使用羅氏的PD-L1抗體Atezolizumab進行治療,1.9個月之后,CT顯示患者的肝轉移腫瘤增大了2.5倍,一個月之后患者由于各種并發癥死亡。 患者2:50歲,肺腺癌,基因檢測顯示MDM2擴增,伴隨KIF5B-RET融合,使用白紫化療無效,之后改用PD-1抗體Keytruda,用藥9天之后,患者的狀態急劇惡化,嚴重的乏力。醫生無奈,只能進行CT檢查,發現一個月之后患者的腫瘤增大了很多(原文的描述是:9天時間增大1.3倍)。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只要有了MDM2擴增,就一定會導致腫瘤爆發性進展。比如,在脂肪肉瘤里面,MDM2擴增的比例幾乎高達100%,但是之前有研究報道脂肪肉瘤的患者使用PD-1抗體治療的有效率在11%左右(9位患者,2位有效,4位不進展),具體的數據我們之前也報道過,可以參考這里:魏則西之后,肉瘤免疫治療治療新進展 EGFR突變: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對于國內的肺腺癌患者來說,EGFR敏感突變的比例高達30%-40%,這些患者可以按照易瑞沙/特羅凱/凱美納-AZD9291的順序進行靶向治療,效果很不錯,副作用也不大。 但是,靶向藥終究會耐藥。那么,靶向藥耐藥之后,可不可以用PD-1抗體治療呢? 如果可以的話,用靶向藥先控制幾年,再用PD-1抗體控制幾年,多好啊!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不少的臨床數據指向了一個讓人有些悲傷的現實:對于有EGFR突變的晚期肺癌患者來說,靶向藥耐藥之后,再使用PD-1抗體藥物,效果不好,甚至存在爆發進展的風險(EGFR耐藥后選擇PD-1?有效率低,還會爆發進展!)! 2015年10月,權威的醫學雜志《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了PD-1抗體Opdivo針對非鱗非小細胞肺癌的大規模三期臨床數據,一共招募了582位患者,包括82位EGFR突變的肺癌患者。其中,44位接受PD-1抗體Opdivo治療(其中29位患者用過靶向藥),38位使用化療藥物多西他賽治,結果PD-1抗體Opdivo的效果和化療相比沒有差異,甚至效果還差一些。 PS:HR的結果大于1說明,多西他賽的效果更好些。 2017年1月,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公布了羅氏的PD-L1抗體Atezolizumab(T藥)對比多西他賽用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三期臨床數據,一共招募了1225位患者,其中有85位EGFR突變并且靶向藥耐藥的患者,42位接受PD-L1抗體治療,43位使用多西他賽。結果如下:PD-L1抗體Atezolizumab的效果和化療相比還差一些。 所以,EGFR耐藥之后,繼續使用PD-1抗體治療的效果跟化療差不多,并沒有任何的優勢。國內不少EGFR抑制劑耐藥的患者使用PD-1抗體治療,也沒見幾個有效的。 KRAS突變:還得看運氣 目前,關于KRAS突變和PD-1抗體有效率的關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肺癌患者中。 2015年的權威臨床數據顯示:KRAS突變的肺癌患者使用PD-1抗體Opdivo的效果要比化療好。具體數據如下: 2017年的ASCO年會,研究人員分析了165位KRAS突變的肺癌患者使用PD-1/PD-L1抗體治療的效果,公布了更詳細的臨床數據: KRAS和STK11/LKB1都突變的患者,使用PD-1抗體的有效率只有9.1%。 KRAS和TP53都突變的患者,使用PD-1抗體的有效率高達33.3%。 KRAS突變,STK11/LKB1和TP53都不突變的患者,有效率21.3%。 所以,以上這些數據提示:對于肺癌患者來說,KRAS和STK11/LKB1都突變的患者使用PD-1抗體的效果可能不好;而其他KRAS突變的類型,療效還可以。 PTEN:缺失和突變,影響不一樣 一些臨床數據提示:PTEN基因缺失的患者,使用PD-1抗體有效率低,甚至直接導致耐藥。 2016年,科學家們通過研究39名使用PD-1抗體治療的惡黑患者發布了一個研究成果:PTEN缺失的患者使用PD-1抗體的有效率可能比較低。 簡單解釋一下這些圖:紅色的柱子代表十位PTEN缺失的腫瘤患者,PD-1抗體治療之后,6位患者腫瘤明顯增大;藍色的柱子代表PTEN表達正常的29位患者,PD-1抗體治療之后只有4位患者腫瘤明顯增大。 另外,我們還報道過一位平滑肌肉瘤的患者,用了PD-1抗體之后,全身的腫瘤都基本消失了,只有一處轉移瘤一直在長大,通過基因測序發現:這個轉移瘤的PTEN基因是缺失的(PD-1抗體+局部處理=腫瘤完全消失!)。 不過,請大家注意,這里的PTEN是缺失,指的是這個基因沒有了;有些患者的基因檢測結果可能提示會有PTEN突變,突變和缺失不是一回事,突變是指的這個基因還在,就是有些地方發生了改變。有很少的臨床數據提示:PTEN突變的患者,或許使用PD-1抗體的有效率更高一些(什么,PD-1抗體竟讓部分腫瘤爆發進展!)。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如丙肝新藥印度吉三代、肝癌新藥印度多吉美、PD-1、PD-L1、肺癌AZD9291等,幫助國內患者選擇更新更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手段,更多藥品信息及購藥渠道,詳詢:400-001-9763,010-67385800,微信:headkonhdk m.jwxr.com.c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