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時間:2017-08-08 作者:AZD9291 【轉載】 肺腺癌患者中如果存在EGFR基因突變,這無疑是幸運的,因為有靶向藥物可以使用,第一代的靶向藥物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但是這些靶向藥物治療一段時間以后,總是不可避免地出現耐藥(約10-14個月)。耐藥的原因有T790M突變,MET基因擴增,HGF高表達,IGF的上調表達等。 針對這些耐藥原因也開展了一系列的臨床試驗,針對T790M突變使用不可逆抑制劑阿法替尼,但未能改善患者總生存期OS,最終解決T790M問題的是泰瑞沙(AZD9291),該藥已經獲批。針對其他耐藥原因可以想到的辦法是聯合靶向用藥,如聯合MET抑制劑、HGF抑制劑等,但由于這里涉及到多種藥物的組合,耐藥的原因也比較復雜,另外是副作用和耐受性,經濟條件等,前景不是很樂觀。 本期的文章中,和大家來看一個案例:經過厄洛替尼(特羅凱)治療獲得性耐藥之后,經過了化療,兩次成功逆轉,重新再次使用特羅凱有效,這無疑非常讓人振奮,不僅僅是為后續靶向用藥爭取了時間,而且第一代EGFR靶向藥物的這種逆轉,腫瘤細胞的基因突變可能越是簡單一些,也不至于像后面幾種靶向藥物聯合使用耐藥后,腫瘤的異質性和突變譜復雜的不可收拾。 01 2005年11月,一名64歲的女性患者被診斷為肺腺癌,患者不吸煙,診斷時的分期為T1N0M0,由于是早期,患者進行了肺右中葉切除術,淋巴結進行清掃。 02 2007年11月,發現椎骨中有轉移灶,同時肺部多發轉移灶。當時患者沒有進行基因檢測,由于經濟原因拒絕使用培美曲塞。患者每三個星期進行一次化療,化療方案是順鉑聯合吉西他濱,使用了6個療程的化療。同時進行了放射治療,影像學評估為病情穩定(SD)。 03 2009年7月,患者感到右胸痛,CT顯示右側胸膜轉移。基因檢測判斷為EGFR基因的19號外顯子缺失突變。于是開始每天服用標準計量的厄洛替尼150mg。病灶縮小明顯(見下圖紅色圓圈處),但是11個月后出現耐藥。于是停止特羅凱的治療。 04 由于患者的不可耐受性,化療方案中放棄了多西他賽,患者進行了2個循環的吉西他濱的化療,化療方案間隔3個星期。CT顯示化療后腫瘤病灶減小,CT影像見下圖。 05 6個月后腫瘤重新進展,患者開始再次使用特羅凱,3個月以后CT顯示患者治療有效,見下圖紅色圓圈處,特羅凱的二次使用使得胸膜病灶縮小。重新啟用特羅凱8個月后,病情重新進展,特羅凱也就暫停使用了。 06 患者重新使用吉西他濱化療,每3個星期一個周期。但是患者由于副作用拒絕繼續化療。不得已化療在1個月后重新進展。重新再次使用標準計量的特羅凱(每天150mg),令人驚奇的是2個月后腫瘤病灶再次縮小。見下圖,胸膜病灶在第三次使用特羅凱時幾乎完全消失。 這名患者使用厄洛替尼(特羅凱)初期已經生存了5年,而且兩次耐藥,都通過吉西他濱化療給逆轉了,重新用回特羅凱。 “研究者回顧了EGFR靶向藥物耐藥后重新使用有效的案例,發現有一些先決條件。” 女性患者,非吸煙,病理最好是肺腺癌。 最初的治療顯示較好的臨床療效,部分應答(PR)或者病情穩定(SD)超過4-5個月。 從最初的EGFR靶向藥物治療結束后,有一段相對較長的時間。 厄洛替尼的使用計量以及EGFR基因的突變狀態與靶向藥物復敏的相關性不大。 文章讀到這里,和您都一樣,有了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何靶向治療時進展了,給靶向藥物放個假,暫停使用,使用下化療或放療緩沖一下。過了一段時間之前耐藥的靶向藥物又有效了,這是為什么呢?這里有幾種解釋。 1 腫瘤的異質性,最開始可能只有部分癌細胞是EGFR突變,對厄洛替尼敏感,化療和放療改變了對靶向藥物敏感和耐藥細胞的分布。 T790M突變是第一代靶向藥物耐藥的主要原因,但是相比沒有T790M的癌細胞,攜帶T790M突變的癌細胞具有相對緩慢的生長率。因此在移走靶向藥物選擇壓力之后,對靶向藥物敏感的腫瘤細胞生長更快,但這樣導致了過了一段時間重新使用靶向藥物復敏有效。 即使轉化成小細胞亞型,也發現有小部分癌細胞仍然對EGFR靶向藥物敏感。將靶向藥物撤掉后,敏感的癌細胞會快速生長,也會導致一些患者體征不適,因此有時候即使是耐藥了,也是同時使用靶向藥物和化療,然后逐步地撤掉靶向藥物。 2 基因突變改變。如出現了T790M突變,但是如果靶向藥物停止以后,那些攜帶T790M突變的癌細胞逐漸地丟失T790M。再次治療時出現較好的療效。 3 化療攻擊了腫瘤的干細胞。EGFR靶向治療時腫瘤干細胞增多,化療或放療可以清除部分腫瘤干細胞,使用靶向藥物的時候可以重新有效。 4 低氧環境使得EGFR突變的患者對吉非替尼耐藥,化療和放療可以改善這些低氧環境,有助于增強靶向藥物的有效率。 這些解釋都有一定的道理,可能現實情況是這幾種原因都是可能的。但是總之而言,這個案例給了大家一份鼓勵,也就是第一代靶向藥物耐藥后,間隔化療和放療,使得兩次厄洛替尼都重新復敏有效。 本次案例,由于患者不想進行二次穿刺,因此組織樣本的缺乏使得不能及時地獲取樣本進行基因檢測。因此我們不能獲得治療不同階段,患者病灶的基因突變分子水平是怎么變化的。 目前來說,如果病友要是進行這個間隔化療、再次啟用靶向復敏的嘗試,最好在這個過程使用基因檢測的手段,如可以只使用血液樣本,用數字PCR的方式單獨檢測T790M的突變情況,這將有助于整個治療過程中的方案的決策。 我們經常遇到靶向藥物耐藥之后的情況,那個時候該怎么辦?尤其是AZD9291(泰瑞沙)耐藥之后,非常復雜的耐藥機制,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也不多。這里我們在本次的案例里看到了第一代靶向藥物耐藥后,沒有立即使用第三代靶向藥物,而是使用了吉西他濱化療,使得第一代靶向藥物厄洛替尼使用了三次,這很讓人鼓舞。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如丙肝新藥印度吉三代、肝癌新藥印度多吉美、PD-1、PD-L1、肺癌AZD9291等,幫助國內患者選擇更新更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手段,更多藥品信息及購藥渠道,詳詢:400-001-9763,010-67385800,微信:headkonhdk m.jwxr.com.c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