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時間:2017-07-07 作者:PD1 【轉載】 免疫治療immunotherapy包括免疫細胞的治療和藥物的治療,免疫細胞的治療是指把病人的細胞從血里面分離出來,在體外用一些細胞因子,使它變成一種殺傷細胞,再回輸?shù)窖褐腥ィ@種殺傷細胞可以識別腫瘤細胞進行殺傷。還有一種給病人直接用一些免疫制劑,像干擾素還有白介素Ⅱ等等,都叫免疫治療。免疫治療指的是刺激人體自身免疫系統(tǒng)來抵抗癌癥的治療方法。免疫系統(tǒng)是人體抵抗疾病的自身的防衛(wèi)系統(tǒng)。免疫療法也叫做生物反應修正劑(biologic response modifiers)或生物療法。腫瘤免疫治療是許多治療方法的總稱,包括免疫檢查點(check point)療法、細胞因子療法、腫瘤疫苗和細胞治療(如針對血液腫瘤的CAR-T)。 2011年,全球首個抗CTLA-4抑制劑Ipilimumab上市,用于治療惡性黑色素瘤,意味著免疫治療1.0時代的開啟。剛剛過去的幾年里,在科研和臨床的共同努力下,迎來了免疫治療2.0時代,主要特點為:一是適應癥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癌癥類型獲益;二是從盲試,到開始嘗試尋找精準收益人群;三是聯(lián)合治療趨勢明顯,出現(xiàn)一些好苗頭。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包括CTLA4抑制劑和PD1抑制劑,最初被批準用于黑色素瘤,截至2017年,已經(jīng)被批準上市用于治療肺癌,膀胱癌,頭頸癌,腎癌,霍奇金淋巴瘤等。另外,PD1抑制劑在早期臨床試驗中,對部分胃癌、肝癌、三陰型乳腺癌、卵巢癌、腦瘤等都展現(xiàn)了療效,如果大規(guī)模對照試驗能證實,有望盡快上市。 臨床數(shù)據(jù)顯示,在某些特定類型的腫瘤患者中(例如,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PD-L1表達越高,PD-1抑制劑治療的獲益越多。腫瘤突變負荷(tumor mutation burden)可以作為免疫治療的生物標志物(biomarker),用于更好地區(qū)分獲益人群。在不少腫瘤里發(fā)現(xiàn)基因突變特別多的,對PD1抑制劑的響應率比較高。例如,最近PD1抑制劑被批準用于 MSI-H腫瘤,一種基因突變很多的亞型。PD1抑制劑對MSI-H的結直腸癌治療效果很不錯,有大約40%腫瘤顯著縮小。但同樣是結直腸癌,如果是突變少的MSS亞型,同樣的免疫療法就幾乎完全無效。相對來說,CAR-T細胞療法目前應用范圍比較局限,對實體瘤療效依然不佳。但它也從最初的急淋白血病,擴展到了非霍奇金淋巴瘤,多發(fā)性骨髓瘤等。中美兩家公司開發(fā)的新型BCMA-CAR-T,用于治療晚期耐藥或者復發(fā)的多發(fā)性骨髓瘤,有效率達到100%。 在癌癥治療中,無論是化療還是靶向藥物,聯(lián)合治療效果往往優(yōu)于單獨一種藥。聯(lián)合治療的方式包括免疫療法+免疫療法、免疫療法+靶向療法、免疫療法+放療,免疫療法+化療等等。PD1抑制劑和CTLA4抑制劑單獨用于治療黑色素瘤時都有效果,但兩者組合后,比任何一個單獨使用的響應率和生存率都要更高。此外,還有很多新的所謂二代免疫藥物,比如LAG3抑制劑,TIM3抑制劑,IDO抑制劑等,都在嘗試和PD1/PD-L1抑制劑聯(lián)合使用。除了和免疫新藥聯(lián)用,PD1抑制劑和化療藥聯(lián)合使用,也在肺癌中展現(xiàn)了不錯的效果,有望成為一線治療。免疫藥物和靶向藥、放療聯(lián)用,也都有大量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值得期待。 海得康發(fā)掘國際新藥動態(tài),為國內(nèi)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如丙肝新藥印度吉三代、肝癌新藥印度多吉美、PD-1、PD-L1、肺癌AZD9291等,幫助國內(nèi)患者選擇更新更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手段,更多藥品信息及購藥渠道,詳詢:400-001-9763,010-67385800,微信:headkonhdk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