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達克替尼——這是什么藥?這個藥什么時候用?這個藥和其他的靶向藥有什么區別? 為什么這么多人跑來問呢?原來,今年6月初的美國臨床腫瘤學年會上公布了一項重要的數據:達克替尼PK 吉非替尼(也就是易瑞沙)治療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大獲成功。國內的各種媒體,連篇累牘的報道,讓病友們誤以為,又一款重磅級的靶向藥橫空出世了! 那就先來看看,達克替尼PK易瑞沙的這個最新數據吧。 臨床設計 這是一個多中心的三期臨床試驗,入組了452名EGFR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隨機均分到達克替尼組(45mg/天,n=227)和吉非替尼組(250mg/天,n=225)。 有效率 兩組有效率無顯著差異,達克替尼組為74.9%,吉非替尼組為71.6%。 生存期 但是,生存期有明顯的差異:使用達克替尼的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14.7個月,而使用吉非替尼的患者為9.2個月——14.7 VS 9.2,延長了5.5個月,降低了41%的疾病進展風險。達克替尼的中位有效持續時間為14.8個月,吉非替尼為8.3個月。 不良反應 達克替尼組和吉非替尼組的腹瀉發生率分別為87.2%和55.8%;食欲減退的發生率分別為30.8%和24.6%;甲溝炎發生率分別為61.7%和20.1%;皮炎痤瘡發生率分別為48.9%和28.6%;口腔炎的發生率分別為43.6%和17.9%。但是,谷丙轉氨酶升高的發生率在吉非替尼組更高,為39.3%,達克替尼組為19.4%。 點評 無進展生存期方面,達克替尼比易瑞沙更勝一籌,但副作用易瑞沙更小——這是由藥物作用機制決定的:易瑞沙、特羅凱、凱美鈉等第一代靶向藥與作用靶點是競爭性抑制,而達克替尼、阿法替尼等第二代靶向藥是直接不可逆地結合到靶點上,因此理論上預測也是療效更強大,副作用也更大。 其實,這個藥近十年前就開始研發了,本來是想挑戰特羅凱,一炮走紅,順利上市的。2011年-2013年,招募了878名晚期肺癌患者來做國際多中心的臨床試驗,近千人的規模,23個國家的134個醫院參與,豪華陣容、巨額投資——結果,試驗失敗了。達克替尼 PK 特羅凱,并未顯示出明顯的生存差異,且副作用更大。 既然一線治療直接挑戰特羅凱有難度,那就做末線使用——找一幫已經無藥可治的其他治療都失敗的晚期肺癌患者,和安慰劑對比,看看達克替尼能不能延長生存期。從2009年-2013年,12個國家75個醫院參與,入組了480名其他治療均失敗的晚期肺癌患者,一組吃達克替尼,一組吃安慰劑——結果,試驗又失敗了,和安慰劑對比,沒有延長生存期,且副作用更大。 十幾年前,第一代靶向藥剛剛上市,達克替尼是趕一個大早,準備做最先上市的第二代靶向藥的;結果現在AZD9291(奧希替尼)這個第三代靶向藥都已經上市了,它這個第二代靶向藥終于屢敗屢戰拿到了第一個成功的數據。正因為達克替尼經歷了這么多悲情故事,美國和新加坡的專家曾經專門發文章調侃,別人都是很明確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靶向藥,這個達克替尼,恐怕應該要算“迷失的一代”了。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如丙肝新藥印度吉三代、肝癌新藥印度多吉美、PD-1、PD-L1、肺癌AZD9291等,幫助國內患者選擇更新更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手段,更多藥品信息及購藥渠道,詳詢:400-001-9763,010-67385800,微信:headkonhd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