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2017年美國癌癥研究協會年會(AACR2017)日前在華盛頓隆重召開。據此次大會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PD-1抗體納武單抗(Nivolumab)單藥或與CTLA-4抗體ipilimumab聯用相較ipilimumab單用,能夠改善晚期黑色素瘤初治患者總生存。 來自英國皇家馬斯登醫院的James Larkin博士稱,此研究結果備受關注,部分原因在于這是PD-1抗體和CTLA-4抗體聯合治療的首個3期試驗的首個生存數據。 療效分析 在CheckMate067試驗的3組患者(n=945)中,納武單抗2治療組的總生存期沒有達到,ipilimumab單藥治療組為20個月。 相較ipilimumab,納武單抗聯合ipilimumab或是納武單抗單藥治療分別降低相對死亡風險45%【風險比(HR),0.55;P<0.0001】和37%(HR,0.63;P<0.0001)。3組中的最短隨訪期為28個月。 2年總生存率:聯合組、納武單抗單藥治療組、ipilimumab單藥治療組3組分別為64%、59%和45%。 中位緩解期:聯合組、納武單抗單藥治療組、ipilimumab單藥治療組3組分別為未達到、31.1個月和18.2個月。 完全緩解率: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ASCO報告以來,含納武單抗的兩治療方案的完全緩解率均有改善。在此報告中,聯合組和納武單抗單藥治療組分別為17.2%和14.9%。 有趣的是,在聯合治療組中,因不良事件停藥的患者的客觀緩解率為70.7%,高于全程聯合治療的患者的客觀緩解率58.9% 。 安全性 3/4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聯合治療組、ipilimumab單藥治療組和納武單抗單藥治療組分別為58.5%、27%和20.8%。 停藥率:聯合組、ipilimumab單藥治療組和納武單抗單藥治療組3組因治療相關AEs停藥率分別為39.6%、16.1%和11.5%。 死亡:治療相關的死亡共4例,其中聯合組2例,兩單藥治療組各1例。 評論 201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首次公布的試驗初期結果表明,納武單抗單藥治療或聯合治療相較ipilimumab單藥治療在無進展生存方面更具優勢。納武單抗聯合治療也因此獲得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加速審批。 因此,在含納武單抗的晚期黑色素瘤一線治療方法中,醫師和患者該如何選擇呢?Larkin博士認為,需要考慮諸多因素,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BRAF狀態(針對于BRAF靶向治療)、副作用(聯合組高)等,并應該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作出最佳治療決策。對于聯合治療,需要從強效抗腫瘤活性和毒性兩方面進行權衡。 此次新聞發布會的主持人、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Kimmel癌癥綜合中心的Suzanne Topalian博士稱,亞組分析產生了有趣的結果。聯合組中PD-L1陰性表達(如PD-L1<5%)的患者似乎具有生存優勢。 但是Larkin 博士稱,PD-L1在這種情況下并非理想標志物,也并非“binary”。對于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而言,BRAF突變狀態(存在或不存在)意味著患者將有機會對靶向治療(如達拉非尼)產生或不產生反應。 Topalian博士也強調,相較納武單抗單藥治療組,聯合組中BRAF突變似乎帶來了更佳的治療結果。前者2年的生存率為71%,后者為62%。但Larkin博士認為,似乎并沒有可供醫師評判的基于BRAF的緩解水平臨界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