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患者張*,女,28歲,高167cm,重63kg?人钥┨3個月,CT:右下肺占位(78×80mm),兩肺散在小結節,左鎖骨上及縱膈淋巴結腫大,考慮右肺癌伴兩肺、縱膈及左鎖骨上淋巴結轉移 骨ECT:左側第5前肋、第10胸椎、左側髂骨考慮骨轉移。腦MRI未見異常。 于2013年3月行肺穿刺,病理報高分化腺癌。 診斷:右肺腺癌IV期(T3N3M1c)
一線治療:化療+貝伐珠單抗
化療期間,檢測EGFR基因,發現 19 外顯子突變。 2013.5.3 CT提示:右肺病灶較前明顯78×80mm →41×60mm),兩肺結節、左鎖骨上及縱隔淋巴結均明顯退縮。 維持治療:貝伐珠單抗 + 培美曲塞 2013-06-20 起繼續給予“貝伐珠單抗 500mg D1 + 培美曲塞 0.9g D1 Q3w”維持
2013.12.10 CT:右下肺斑塊影較前縮小,右肺溝結節較前增大,兩肺結節較前稍增大,其余較前相似。療效判定仍為SD,但患者考慮經濟條件(沒有慈善贈藥),終止“Pem + Bev”維持治療。 一線化療和維持治療,歷時9個月。
二線治療:易瑞沙
三線治療:奧希替尼 2015年9月1日,患者參加 AURA 17 研究而有機會接受 AZD9291 治療。 經連續兩次活檢(第一次失。┤〉桨┙M織,檢測 T790M 陽性。 2015-10-08 CT:1.右上肺近肺門部斑塊影,及軟組織腫塊影較前明顯增大;2.右肺多發結節灶,考慮肺內轉移;3.左側鎖骨上、氣管右前和隆突下散在淋巴結,較前增大;4.右側胸腔積液較前增多。 頭顱MR(2015-10-08):未見轉移
2015-10-13 開始口服 奧希替尼 80mg QD
2017-02-27 CT示:右下肺致密影較前增大,右肺散在粟粒樣小結節較前增多。停止服用奧希替尼,歷時16.5個月。 四線治療方案的選擇 后續應該如何治療……?
小 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