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組替凡對HIF2A介導的副神經節瘤的快速心血管反應
貝組替凡(Belzutifan)作為一種前沿的缺氧誘導因子2α(HIF-2α)小分子抑制劑,已展現出在治療腎細胞癌中的顯著療效。HIF-2α是驅動副神經節瘤(PPGL)發展的關鍵轉錄因子。先前研究已證實,貝組替凡在穩定腫瘤進展方面具有長期的積極影響。
病例1:患者為18歲烏克蘭女性,患有紅細胞增多癥、多發性腹部副神經節瘤及陣發性高血壓。經我機構評估,確認其存在體細胞HIF2A(p.A530V)致病性變異,即Pacak-Zhuang綜合癥。在腹膜后副神經節瘤復發后,患者開始接受貝組替凡治療,每日劑量120mg,持續3個月。治療初期,患者血漿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在5天內顯著下降36倍,同時伴隨去甲腎上腺素水平4倍的降低。這一變化有效改善了患者的高血壓狀況,并使得大部分抗高血壓藥物劑量得以減少。
病例2:另一名34歲女性患者,同樣攜帶體細胞HIF2A功能獲得性致病性變異(p.A530V),因腹膜后副神經節瘤和紅細胞增多癥復發而開始服用貝組替凡,每日劑量同樣為120mg。盡管由于腫瘤負荷較低,患者血漿兒茶酚胺水平未明顯升高(無高血壓表現),但貝組替凡的啟用仍迅速導致兒茶酚胺水平的顯著下降,與病例1中的觀察結果一致。
本研究初步表明,貝組替凡可能通過降低HIF2A上調的嗜鉻細胞中磷酸化酪氨酸羥化酶水平來抑制兒茶酚胺的合成,這是其長期抑制HIF-2α轉錄活性的預期效應。
貝組替凡能夠迅速降低循環中的兒茶酚胺水平,從而有效減輕兒茶酚胺過量帶來的有害影響。與現有藥物相比,貝組替凡在治療HIF-2α過度活躍的患者(如攜帶HIF2A功能獲得性突變的患者)時可能具有更顯著的治療優勢。特別地,對于因兒茶酚胺過量介導的急性危機,如假性缺氧介導的PPGL和兒茶酚胺引起的緊急情況,貝組替凡可能提供一種更為迅速有效的治療選擇。
“海得康”一直緊密跟蹤國際新藥的最新進展,并致力于為國內患者提供關于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請撥打我們的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們的專業團隊會為提供詳細的咨詢。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