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博替尼聯合免疫治療:晚期實體瘤的新希望?时间:2025-05-30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卡博替尼是一種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通過抑制VEGFR、MET、RET等至少9個靶點,阻斷腫瘤血管生成及增殖信號通路。近年來,其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聯合治療策略在晚期實體瘤中展現出顯著潛力,為傳統治療耐藥的患者提供了新選擇。 1. 聯合治療的機制協同 免疫微環境重塑: 卡博替尼通過抑制VEGFR減少腫瘤新生血管生成,緩解腫瘤微環境(TME)中的缺氧狀態,降低免疫抑制細胞(如Treg、MDSC)的募集。 抑制AXL可阻斷腫瘤細胞免疫逃逸機制,增強T細胞對腫瘤抗原的識別能力。 免疫激活增強: 卡博替尼上調腫瘤細胞表面MHC-I類分子表達,促進抗原呈遞;同時下調PD-L1表達,減少免疫抑制信號。 2. 臨床療效數據 晚期腎細胞癌(RCC): CheckMate 9ER研究顯示,卡博替尼聯合納武利尤單抗一線治療晚期RCC的客觀緩解率(ORR)達55.7%,顯著高于舒尼替尼組的27.4%;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16.4個月,較舒尼替尼組的8.3個月延長近一倍。 COSMIC-313研究進一步證實,卡博替尼聯合納武利尤單抗+伊匹木單抗三聯方案的中位PFS為16.6個月,顯著優于對照組的11.2個月。 晚期肝細胞癌(HCC): CheckMate 040研究顯示,卡博替尼聯合納武利尤單抗的ORR為17%,中位總生存期(OS)達20.2個月;三聯方案(卡博替尼+納武利尤單抗+伊匹木單抗)的ORR提升至29%,中位OS延長至22.1個月。 晚期結直腸癌(CRC): CAMILLA研究顯示,卡博替尼聯合度伐利尤單抗治療pMMR/MSS型轉移性CRC的ORR為27.6%,疾病控制率(DCR)達86.2%,中位PFS為3.7個月,中位OS為9.1個月。 3. 安全性與劑量優化 不良反應管理: 聯合治療最常見的3-4級不良反應包括高血壓(28%)、肝功能異常(19%)、腹瀉(15%)及手足綜合征(12%)。 通過劑量調整(如卡博替尼減量至40mg/d)可有效控制不良反應,同時維持療效。 個體化用藥: 基于患者體重、肝腎功能及既往治療史,制定個體化劑量方案。例如,肝損傷患者初始劑量可降至80mg/d。 4. 未來研究方向 生物標志物探索: 研究發現,RAS野生型狀態與卡博替尼聯合免疫治療的療效顯著相關,提示其可作為潛在預測標志物。 聯合策略優化: 探索卡博替尼與HIF-2α抑制劑(如貝組替凡)的聯合方案,LITESPARK-003研究顯示該組合在晚期RCC中的ORR達70%,中位PFS為30.3個月。 卡博替尼聯合免疫治療通過多靶點抑制與免疫激活的協同作用,在晚期實體瘤中展現出顯著療效,尤其適用于傳統治療耐藥的患者。 卡博替尼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并不應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決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之前,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