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K抑制劑利特昔替尼 vs. 巴瑞替尼:斑禿治療誰更勝一籌?时间:2025-05-14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斑禿(AA)作為全球發病率約2%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治療長期依賴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但療效有限且副作用顯著。近年來,JAK抑制劑的突破性進展為AA治療帶來新選擇。本文通過對比利特昔替尼(Ritlecitinib)與巴瑞替尼(Baricitinib)的臨床數據,探討兩者在療效、安全性及適用人群上的差異。 療效對比 短期療效 利特昔替尼:Ⅲ期ALLEGRO研究顯示,每日50 mg利特昔替尼治療24周后,23%的患者頭皮毛發覆蓋率(SALT≤20)達80%以上,顯著優于安慰劑組(1.6%,P<0.001)。青少年亞組(12—17歲)中,該比例達18.2%。 巴瑞替尼:BRAVE-AA1/2研究顯示,每日4 mg巴瑞替尼治療52周后,39%的患者SALT≤20,其中74.1%的患者實現90%以上毛發覆蓋。 長期療效 利特昔替尼:治療96周后,SALT≤20患者比例升至60.8%,83.7%的患者實現至少50%毛發再生。 巴瑞替尼:長期隨訪(152周)顯示,70%的患者維持SALT≤20,眉毛和睫毛再生率分別為62%和55%。 機制與靶點差異 利特昔替尼:選擇性抑制JAK3/TEC激酶,阻斷Th1/Th17信號通路,減少IFN-γ和IL-15介導的毛囊免疫攻擊。 巴瑞替尼:非選擇性抑制JAK1/JAK2,干擾IL-6、IL-23等細胞因子信號傳導,抑制T細胞活化。 安全性與耐受性 不良事件 利特昔替尼:常見不良反應為頭痛(19.8%)、痤瘡(8.7%)及輕度淋巴細胞減少(3.2%),嚴重感染發生率低于1%。 巴瑞替尼:主要風險為帶狀皰疹(6.1%)、血脂異常(5.2%)及肌酸激酶升高(3.5%),長期使用需監測心血管事件。 青少年安全性 利特昔替尼:青少年亞組中,3級及以上不良事件發生率與成人組相似(4.5% vs. 5.1%),未發現生長發育異常。 巴瑞替尼:FDA批準用于≥12歲青少年,但需警惕體重增加及痤瘡風險。 適用人群與經濟性 適用人群 利特昔替尼:12歲及以上青少年及成人,尤其適用于對糖皮質激素不耐受或療效不佳的患者。 巴瑞替尼:僅獲批用于成人,對JAK1/2依賴性炎癥通路驅動的AA療效更顯著。 經濟性 利特昔替尼:年治療費用約35萬元,但已被納入國家醫保技術評審。 巴瑞替尼:年費用約28萬元,醫保覆蓋范圍更廣。 利特昔替尼在青少年斑禿治療中具有獨特優勢,而巴瑞替尼則憑借長期療效和廣泛適用性成為成人患者的首選。 利特昔替尼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并不應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決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之前,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