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往接受過托法替布治療的炎癥性腸病患者對烏帕替尼的應答,烏帕替尼仿制藥在哪里上市时间:2024-10-17 作者:醫學編輯李可艾 阅读 炎癥性腸病(IBD)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兩大類,以胃腸道和腸外器官的急慢性炎癥為特征,具有高發病率、進行性、復發性和緩解性。如不及時治療,炎癥可導致復雜病程,包括癥狀惡化、穿孔、膿腫、瘺管、狹窄以及結直腸癌風險增加。IBD的常規治療包括氨基水楊酸鹽、皮質類固醇、硫嘌呤和腫瘤壞死因子(TNF)抑制劑。盡管TNF抑制劑的引入改善了治療方案,但原發性無應答和繼發性失應答的發生率仍居高不下。烏帕替尼,一種口服選擇性Janus激酶(JAK)抑制劑,已在美國獲批用于治療UC和CD。然而,關于既往接受過另一種JAK抑制劑治療的患者使用烏帕替尼的數據仍然有限。 本項多中心回顧性研究納入了經托法替尼治療后轉用烏帕替尼治療的確診UC或CD患者。主要結局指標為第一次隨訪時患者報告的臨床改善情況。次要結局指標包括皮質類固醇的停用、梅奧內鏡評分(MES)的變化以及炎癥標志物水平的變化。 共有31例患者符合納入標準。在烏帕替尼治療開始后,80.6%的患者出現了臨床改善,其中UC患者改善率為92.3%,CD患者為20%。在最初需要全身性皮質類固醇治療的患者中,80%能夠成功停用皮質類固醇。與接受托法替布治療時相比,個體糞便鈣衛蛋白平均減少了501.5 ug/g±608.6,C反應蛋白平均減少了14.8 mg/L±25.3,且在UC患者隊列中觀察到顯著變化。此外,在UC患者中,與托法替尼停藥前相比,烏帕替尼開始用藥后的個體MES有所降低。 結果表明,在既往接受過托法替尼治療的患者中,使用烏帕替尼治療與大多數患者的臨床改善相關,并可逐漸減少皮質類固醇治療,降低炎癥的客觀標志物水平。 烏帕替尼仿制藥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購藥,可出國就醫。海得康專注正規海外醫療,幫助中國患者搭建海外醫藥橋梁!更多藥品資訊,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