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接受針對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基因改變狀態的抗程序性死亡1治療的觀察性研究时间:2024-04-09 作者:醫學編輯李可艾 阅读 目前,對于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mUC)伴有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改變(FGFRa+)的患者,接受抗程序性死亡(配體)1(抗PD-[L]1)治療的臨床效果尚不明確。近期研究顯示,與無FGFR改變(FGFRa-)的患者相比,這些患者的治療效果相當或更差。 本研究旨在分析接受抗PD-(L)1治療的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特別是那些具有任何FGFRa(突變或融合)的患者的治療結果。 研究納入了既往接受過免疫治療的FGFRa+/-患者的臨床實踐數據。在本次分析中,我們評估了研究者確定的總體緩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總體生存率(OS)。 研究共納入了94名轉移性尿路上皮癌且FGFR狀態已知的患者(66%為男性;中位年齡63歲);其中38名(40%)為FGFRa+,56名(60%)為FGFRa-。在接受任何系列抗PD-(L)1治療的FGFRa+與FGFRa-患者中(n=92),ORR、DCR和OS分別為16%與26%、29%與52%(相對風險:1.14[95%置信區間{CI},0.92-1.40];p=0.3)和8.57對比13.2個月(風險比[HR]:1.33[95%CI,0.77-2.30];p=0.3)。多變量分析提供了一些證據,表明與FGFRa-相比,FGFRa+的OS較短(任何抗PD-L[1]療法;HR:1.81[95%CI,0.99-3.31];p=0.054)。本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其回顧性本質和小樣本量可能帶來的潛在選擇偏差。 在FGFRa+患者中,我們觀察到抗PD-(L)1治療后緩解率較低,且OS有縮短的趨勢。這表明,患有轉移性尿路上皮癌并預先存在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改變(FGFRa)的患者,在接受抗PD-(L)1治療時,可能比未患有FGFRa的患者臨床結果更差。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用藥期間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隨時溝通用藥情況。圖片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