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V116與尼馬曲韋-利托那韋治療后出現COVID-19病毒與癥狀反彈情況时间:2024-03-22 作者:醫學編輯李可艾 阅读 近期,中國一項關于輕至中度COVID-19患者的研究揭示了一個令人關注的現象:在接受VV116或尼馬曲韋-利托那韋為期5天的標準治療后,部分患者出現了病毒反彈與癥狀反彈的情況。 這項研究共納入了345名輕至中度COVID-19成年患者,平均年齡為53.2歲,其中男性占比達到50.7%。這些患者被隨機分為兩組,分別接受VV116片劑或尼馬曲韋-利托那韋片劑的治療。經過為期5天的口服治療,并進行了定期隨訪,觀察期持續至第60天。 值得關注的是,研究發現VV116組的33名患者和尼馬曲韋-利托那韋組的39名患者出現了病毒載量反彈(VLR)的情況。病毒載量反彈是指病毒RNA拷貝數出現半對數增加。盡管這一差異在統計學上并不顯著(20.0% vs 21.7%;p=0.70),但無疑為患者和醫療工作者帶來了新的挑戰。 在次要結局方面,研究也未觀察到顯著的組間差異。VV116組有41名患者出現癥狀反跳,而尼馬曲韋-利托那韋組為40名(25.6% vs 24.5%;p=0.82)。這一發現進一步加劇了對于治療效果和持續性的擔憂。 對24個反彈病例的病毒全基因組測序顯示,在初次感染和反彈之間并未發現病毒譜系轉變,這為我們理解病毒反彈的機制提供了新的線索。 安全性方面,雖然研究中出現了因惡心、嘔吐、腹瀉和胃部不適等不良事件導致部分患者停藥的情況,但嚴重不良事件與研究治療并無關聯。VV116組有2名患者停藥,尼馬曲韋-利托那韋組則有6名。此外,各有4名和6名患者因嚴重不良事件住院,VV116組中還有1名患者在研究期間不幸去世。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尚未明確病毒和癥狀反彈的具體原因及機制。因此,研究人員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深入探索這一問題,并考慮是否通過延長治療持續時間來減少COVID-19的反彈風險。 綜上所述,盡管VV116和尼馬曲韋-利托那韋在一定程度上對輕至中度COVID-19患者具有治療作用,但病毒和癥狀反彈的情況仍需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用藥期間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隨時溝通用藥情況。圖片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