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瑞替尼在新冠治療中的角色:從免疫調節到臨床獲益时间:2025-06-11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巴瑞替尼(Baricitinib)是一種高選擇性JAK1/JAK2抑制劑,通過抑制JAK-STAT信號通路,減少炎癥因子(如IL-6、IFN-γ)釋放,從而抑制重癥COVID-19患者的“細胞因子風暴”。其雙重作用機制還包括抑制AAK1激酶,阻斷病毒內吞,進一步降低病毒載量。 臨床研究數據 ACTT-2試驗: 1033例住院患者接受巴瑞替尼+瑞德西韋聯合治療,中位恢復時間由8天縮短至7天(P=0.04),15天時臨床改善率提高30%(OR=1.3,P=0.04)。 在需要高流量氧療或無創通氣的重癥患者中,聯合治療組恢復時間由18天縮短至10天(恢復率比=1.51,95%CI=1.10-2.08)。 COV-BARRIER試驗: 1525例住院患者中,巴瑞替尼組28天死亡率顯著低于安慰劑組(8.1% vs. 13.1%,P=0.013);在需要機械通氣或ECMO的患者中,第28天死亡率降低46%(HR=0.54,95%CI=0.39-0.75)。 亞組分析顯示,基線時接受糖皮質激素治療的患者中,巴瑞替尼組死亡率降低39%(HR=0.61,95%CI=0.46-0.82)。 RECOVERY試驗: 英國8156例住院患者中,巴瑞替尼組28天死亡率由14%降至12%(RR=0.87,95%CI=0.77-0.99,P=0.028);薈萃分析納入9項試驗(11888例患者)顯示,JAK抑制劑(主要為巴瑞替尼)使死亡率降低20%(RR=0.80,P<0.0001)。 臨床應用優勢 重癥患者獲益明確: 在需要機械通氣或ECMO的患者中,巴瑞替尼聯合標準治療可降低44%-46%的死亡風險(COV-BARRIER和RECOVERY試驗)。 對于未接受過瑞德西韋的患者,巴瑞替尼單藥治療仍顯著降低死亡率(RECOVERY試驗)。 安全性良好: 未見顯著增加的非COVID-19相關死亡、感染或血栓風險;與托珠單抗相比,巴瑞替尼組的血栓形成率無顯著差異。 聯合治療靈活性: 可與瑞德西韋、糖皮質激素或抗凝藥物聯合使用,且無需調整劑量(腎功能不全患者需減量)。 指南推薦與局限性 指南推薦:WHO推薦巴瑞替尼聯合糖皮質激素用于需要氧療的住院患者;美國FDA批準其用于≥2歲住院患者的緊急使用。 局限性:在奧密克戎變異株流行期間,巴瑞替尼的療效可能受基礎治療差異影響;早期使用(如癥狀出現后7天內)可能更有效。 巴瑞替尼通過免疫調節和抗病毒雙重機制,顯著降低重癥COVID-19患者的死亡風險,尤其在機械通氣患者中療效突出。其良好的安全性和聯合治療靈活性,使其成為重癥患者的重要治療選擇。 巴瑞替尼仿制藥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購藥,可出國就醫。海得康專注正規海外醫療,幫助中國患者搭建海外醫藥橋梁!更多藥品資訊,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