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抗癌藥普拉曲沙Folotyn:為何上市14年仍未完成確證性試驗?
作為全球首款獲批治療復發/難治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R/R PTCL)的二氫葉酸還原酶抑制劑,Folotyn(普拉曲沙)自2009年上市以來,始終籠罩在“療效存疑”的陰影中。盡管其單藥客觀緩解率(ORR)達29%,但14年間始終未能完成確證性試驗,總生存期(OS)和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數據仍缺失。這一現象不僅引發FDA的嚴厲審查,更暴露了加速批準機制與藥企研發策略的深層矛盾。
加速批準的“捷徑”與確證性試驗的“拖延”
Folotyn的加速批準基于II期PROPEL研究:111例R/R PTCL患者接受單藥治療后,ORR為29%,其中完全緩解率(CR)為11%。然而,該研究未設置OS或PFS終點,僅以ORR作為替代指標。根據FDA要求,加速批準藥物需在上市后完成確證性試驗以驗證臨床獲益,但Folotyn的確證性試驗卻一再延遲。截至2023年,其確證性試驗已逾期72個月,最終報告預計2030年提交,導致臨床獲益不確定期長達21年。
藥企的“拖延”策略與利益博弈是核心原因。Folotyn自上市以來歷經三次易主:2012年被Spectrum以2.06億美元收購,2019年又被Acrotech Biopharma以3億美元打包購入。盡管所有權更迭頻繁,但藥企對確證性試驗的投入卻持續不足。FDA簡報文件指出,申辦方在啟動III期試驗前,存在劑量優化和毒性評估不足的問題,導致方案延遲8年才提交。此外,Folotyn年治療費用高達84.26萬美元,位列2023年美國最昂貴藥物第十名,藥企或因商業利益而缺乏推進試驗的動力。
療效與毒性的雙重爭議
Folotyn的療效數據存在顯著局限性。盡管其在日本和中國患者的ORR分別達45%和52%,但中位PFS僅為4.8個月,OS為18個月,遠低于患者預期。此外,其毒性問題不容忽視:3級以上黏膜炎發生率達21%,血小板減少和中性粒細胞減少分別達32%和20%,需聯合維生素B12和葉酸以降低毒性。這種“療效有限、毒性較高”的特征,使得確證性試驗的必要性更加凸顯。
FDA的監管困境進一步加劇了爭議。盡管FDA有權在確證性試驗失敗時撤銷加速批準,但實際執行中卻面臨患者“無藥可用”的倫理困境。例如,在2023年ODAC會議上,FDA未考慮取消Folotyn的上市資格,因其是R/R PTCL領域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這種“監管妥協”反而縱容了藥企的拖延行為。
改革加速批準機制的迫切性
Folotyn案例暴露了加速批準機制的深層缺陷。根據FDA數據,187種通過加速途徑上市的抗癌藥物中,約三分之一仍在等待確證性試驗結果。2022年通過的《食品和藥品綜合改革法案》(FDORA)賦予FDA更大權力,要求加速批準藥物提交180天進度報告,并加快撤銷未確證獲益的藥物。然而,Folotyn的確證性試驗仍預計延遲至2030年,凸顯了監管執行的滯后性。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所有內容均根據公開信息查詢整理發布,如有雷同或侵權請聯系刪除。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前,請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