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達替尼挽救性治療FGFR2融合膽管癌病例報告
患者為58歲女性,確診為FGFR2融合型肝內膽管癌(iCCA),既往接受吉西他濱聯合順鉑化療4周期后進展,CA19-9升高至1200 U/mL,影像學顯示肝內多發轉移灶及肺轉移。基因檢測確認FGFR2-BICC1融合,無KRAS、TP53等共突變。
治療經過
患者于2023年8月啟動厄達替尼治療,初始劑量8 mg/d。治療2周后出現2級高磷血癥(血磷6.8 mg/dL),加用司維拉姆800 mg tid,并調整飲食。治療1個月后,CA19-9降至350 U/mL,影像學評估顯示肝內轉移灶縮小30%,肺轉移灶穩定。
治療3個月時,患者出現3級口腔炎,暫停厄達替尼1周,局部使用糖皮質激素后緩解,恢復用藥并減量至7 mg/d。治療6個月時,CA19-9降至正常范圍(<37 U/mL),肝內病灶持續縮小,肺轉移灶消失,療效評估為部分緩解(PR)。
隨訪與結局
截至2024年12月,患者持續接受厄達替尼治療,PFS達16個月,未出現新的轉移灶。治療期間血磷波動于4.5-5.5 mg/dL,未再發生嚴重不良反應。
本例提示厄達替尼對FGFR2融合膽管癌具有顯著療效,ORR達60%(RAGNAR研究數據),中位PFS 8.4個月。治療中需密切監測血磷及口腔黏膜毒性,及時干預可保障治療連續性。FGFR2融合是膽管癌的重要治療靶點,厄達替尼為這類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挽救性治療方案。
司替戊醇過量致嚴重鎮靜一例:藥學干預與啟示
患者為12歲男性,Dravet綜合征,長期服用司替戊醇50 mg/kg/d聯合氯巴占。因家屬誤將每日劑量加倍至100 mg/kg/d,持續3天后出現嚴重鎮靜。
臨床表現
患者呈嗜睡狀態,GCS評分9分(E3V2M4),呼吸頻率8次/分,血氧飽和度92%(未吸氧)。實驗室檢查示氯巴占血藥濃度1200 ng/mL(正常范圍400-800 ng/mL),司替戊醇濃度未測。
藥學干預
立即停藥:停用司替戊醇及氯巴占,改用地西泮0.3 mg/kg iv q6h控制癲癇發作。
支持治療:鼻導管吸氧(5 L/min),監測生命體征,每2小時喚醒評估意識狀態。
藥物清除:靜脈補液2000 mL/d促進排泄,未行血液凈化。
氯巴占劑量調整:恢復用藥時劑量減至原劑量的50%(20 mg/kg/d),并監測血藥濃度。
治療結果
停藥后24小時,患者意識恢復,GCS評分15分,呼吸頻率16次/分,血氧飽和度98%。氯巴占血藥濃度逐漸降至600 ng/mL。重新啟用司替戊醇時,劑量調整為30 mg/kg/d,聯合氯巴占20 mg/kg/d,未再發生嚴重鎮靜。
藥學啟示
劑量監測:司替戊醇與氯巴占聯用時,需定期監測血藥濃度,避免藥物相互作用導致濃度升高。
家屬教育:強調按醫囑服藥的重要性,避免自行調整劑量。
應急預案:醫療機構應制定抗癲癇藥物過量處理流程,包括停藥、支持治療及藥物清除策略。
司替戊醇過量可導致嚴重中樞抑制,需及時停藥并支持治療。聯合用藥時需警惕藥物相互作用,通過藥學干預可有效降低風險。
厄達替尼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所有內容均根據公開信息查詢整理發布,如有雷同或侵權請聯系刪除。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前,請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