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沙替尼在兒童Ph+ ALL中的關鍵作用,如何購買該藥品?
費城染色體陽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Ph+ ALL)占兒童ALL的3%-5%,預后較差。達沙替尼作為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通過抑制BCR-ABL和SRC激酶活性,顯著改善了兒童Ph+ ALL的生存率。本文基于多項臨床研究數據,探討達沙替尼在兒童Ph+ ALL中的關鍵作用。
1. 達沙替尼的作用機制與優勢
作用機制:
達沙替尼通過抑制BCR-ABL激酶活性阻斷白血病細胞增殖,同時抑制SRC激酶家族成員,增強對化療的敏感性。其血腦屏障穿透能力優于伊馬替尼,可有效控制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CNSL)。
優勢:
相比伊馬替尼,達沙替尼對BCR-ABL激酶的抑制活性更高(IC50低300倍),且能覆蓋部分伊馬替尼耐藥突變(如T315I突變)。
2. 臨床研究數據
CCCG-ALL 2015研究:
一項隨機、開放、多中心III期研究納入225例兒童Ph+ ALL患者,比較達沙替尼(80 mg/m²/d)與伊馬替尼(300 mg/m²/d)聯合強化療的療效。結果顯示:
4年無事件生存率(EFS):達沙替尼組為71.0%,顯著高于伊馬替尼組(48.9%,P=0.005)。
復發率:達沙替尼組為19.8%,低于伊馬替尼組(34.4%,P=0.01)。
CNSL復發率:達沙替尼組為2.7%,低于伊馬替尼組(8.4%,P=0.06)。
COG-AALL0031研究:
一項II期研究顯示,達沙替尼聯合強化療治療兒童Ph+ ALL的3年EFS為68%,總生存率(OS)為82%。其中,達沙替尼組患者未接受預防性頭顱照射,CNSL發生率僅為3%。
3. 安全性與劑量優化
不良反應:
達沙替尼治療兒童Ph+ ALL的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骨髓抑制(中性粒細胞減少75%、血小板減少50%)、黏膜炎(40%)和肝功能異常(30%)。3/4級不良反應包括感染(20%)和胸腔積液(5%)。
劑量優化:
兒童推薦劑量為80 mg/m²/d(最大劑量140 mg/d),分兩次口服。對于出現3/4級不良反應的患者,建議劑量減至60 mg/m²/d或暫停用藥。
4. 達沙替尼在CNSL預防中的作用
機制:
達沙替尼的血腦屏障穿透率是伊馬替尼的5-10倍,可直接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中的白血病細胞。
臨床證據:
CCCG-ALL 2015研究中,達沙替尼組患者未接受預防性頭顱照射,CNSL復發率仍顯著低于伊馬替尼組(2.7% vs. 8.4%,P=0.06)。
達沙替尼通過強效抑制BCR-ABL激酶和SRC激酶,顯著改善了兒童Ph+ ALL的生存率,并降低了CNSL復發風險。其安全性可控,但需密切監測不良反應。
達沙替尼仿制藥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購藥,可出國就醫。海得康專注正規海外醫療,幫助中國患者搭建海外醫藥橋梁!更多藥品資訊,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