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癌是非小細胞肺癌的常見類型,吉非替尼與厄洛替尼的非劣效性研究
肺癌是全球范圍內主要致死的癌癥之一,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占約85%,而腺癌是最常見的NSCLC類型。隨著靶向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的藥物問世,非小細胞肺癌尤其是腺癌的治療取得了巨大進展。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作為第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具有相同的骨架結構,能夠不可逆地結合在EGFR的ATP結合口袋,從而阻斷EGFR信號通路,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
藥物特性與劑量
厄洛替尼:推薦劑量和最大耐受劑量均為150mg/d。
吉非替尼:最大耐受劑量是其標準推薦劑量250mg/d的三倍,即最大耐受劑量可達到750mg/d。
研究設計與方法
研究目的:評估吉非替尼相較于厄洛替尼的非劣效性。
受試者:早前接受過治療的肺腺癌患者。
分組與干預:受試者被隨機分組,分別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的治療。
主要終點:無進展生存時間(PFS)。
研究結果
患者情況:共有561名患者參與研究,其中401人攜帶有EGFR突變。兩組間所有的基線因素均是平衡的。
生存時間:
吉非替尼組:中位PFS為6.5個月,總生存時間為22.8個月。
厄洛替尼組:中位PFS為7.5個月,總生存時間為24.5個月。
反應率:吉非替尼組為45.9%,厄洛替尼組為44.1%。
EGFR突變陽性患者:
吉非替尼組:中位PFS為8.3個月。
厄洛替尼組:中位PFS為10.0個月。
毒性反應:主要的3或4級毒性反應為皮疹和ALT/AST(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上升。
研究結論
非劣效性:從PFS的角度來看,研究并未證明吉非替尼相對于厄洛替尼的非劣效性。
統計學差異:盡管兩組在統計學上并沒有顯著差異,但考慮到吉非替尼的副作用相對較小,它仍然被用于治療EGFR突變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
盡管吉非替尼與厄洛替尼在非劣效性研究中未顯示出顯著差異,但吉非替尼因其較小的副作用,在臨床應用中仍具有優勢。對于EGFR突變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選擇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作為治療藥物時,應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藥物副作用以及患者的耐受性。
總結來看,吉非替尼與厄洛替尼作為第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在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中均表現出一定的療效。盡管在非劣效性研究中未顯示出顯著差異,但吉非替尼因其較小的副作用,在臨床應用中仍具有優勢。
“海得康”一直緊密跟蹤國際新藥的最新進展,并致力于為國內患者提供關于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請撥打我們的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們的專業團隊會為提供詳細的咨詢。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