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米替比在治療晚期胃腸道間質瘤中的效果觀察
晚期胃腸道間質瘤(GIST)患者若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產生耐藥,其預后通常較差。為此,我們進行了一項隨機、安慰劑對照的III期臨床試驗,以評估新型熱休克蛋白90抑制劑——匹米替比(Pimitespib),在治療對標準TKI耐藥的晚期胃腸道間質瘤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本研究納入了經組織學證實對伊馬替尼、舒尼替尼和瑞格非尼耐藥的晚期胃腸道間質瘤患者。他們被按照2:1的比例隨機分配到兩個組別,一組口服匹米替比160mg/天,另一組則服用安慰劑。藥物或安慰劑的服用方式是每周連續5天,以21天為一個周期。當通過盲法中央放射學審查(BCRR)確認疾病進展后,安慰劑組的患者被允許交叉至開放標簽的匹米替比治療。研究的主要終點是通過BCRR確定的無進展生存期(PFS),次要終點則是使用保留等級的結構失效時間(RPSFT)方法來調整的總生存期(OS),以減少由于交叉治療帶來的預期混雜影響。
總共有86名患者參與研究,其中58人接受匹米替比治療,28人接受安慰劑。結果顯示,匹米替比組的中位PFS為2.8個月(95%置信區間CI為1.6-2.9個月),而安慰劑組僅為1.4個月(95% CI為0.9-1.8個月)。風險比(HR)為0.51(95% CI為0.30-0.87),單側P值為0.006。與安慰劑相比,匹米替比顯示出交叉調整后的OS有所改善,HR為0.42(95% CI為0.21-0.85),單側P值為0.007。在安慰劑組中,有17人(60.7%)交叉至匹米替比治療,交叉后的中位PFS為2.7個月(95% CI為0.7-4.1個月)。匹米替比最常見(≥30%)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AE)包括腹瀉(74.1%)和食欲下降(31.0%)。最常見(≥10%)的3級或以上治療相關AE是腹瀉(13.8%)。僅有3名患者(5.2%)因治療相關AE而停止使用匹米替比。
綜上所述,與安慰劑相比,匹米替比顯著延長了PFS并改善了交叉調整后的OS,且在對標準TKI治療無效的晚期胃腸道間質瘤患者中顯示出可接受的安全性。
“海得康”一直緊密跟蹤國際新藥的最新進展,并致力于為國內患者提供關于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請撥打我們的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們的專業團隊會為提供詳細的咨詢。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