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1084單藥及聯合帕博利珠單抗在KRAS G12C+實體瘤中顯示初步安全性與活性
根據2024年ESMO靶向抗癌療法大會的最新數據,MK-1084作為單一療法用于先前治療過的KRAS G12C突變的實體惡性腫瘤患者,以及與派姆單抗(Keytruda)聯合用于未經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時,顯示出可接受的安全性特征和抗腫瘤活性。
在第1組中,接受所有劑量MK-1084單藥治療的患者(n=55)中,有98%的患者經歷了至少1次不良事件(AE);其中35%的患者為3級,4%的患者為4級,5%的患者為5級。共有4名患者因毒性而停止研究治療。此外,60%的患者經歷了至少1種與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TRAE);其中7%的AE為3級,2%為4級。未觀察到劑量限制毒性(DLT)。
在第2組中,所有接受MK-1084(n=31)加派姆單抗治療的患者均出現1次或以上AE;這些影響分別為3級(32%)、4級(10%)和5級(6%)。該組中共有7名患者因毒性而停止使用任何研究藥物。此外,87%的患者經歷了1種或多種治療相關AE,這些影響為3級(39%)、4級(3%)和5級(3%)。一名患者接受每日400mg劑量的MK-1084加免疫療法后,出現了3級天冬氨酸轉氨酶(AST)和丙氨酸轉氨酶(ALT)升高的DLT。
療效數據方面,第1組中MK-1084單藥在所有劑量(n=55)中的客觀緩解率(ORR)為29%(95% CI,18%-43%),中位緩解時間為1.4個月(范圍1.2-6.2個月)。這些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為82%。按劑量細分時,每日總劑量為25mg至200mg的患者(n=33)的ORR為30%(95% CI,16%-49%),DCR為79%。在每日總劑量為400mg或更高的患者中,ORR為27%(95% CI,11%-50%),DCR為86%。
第2組中MK-1084聯合派姆單抗(n=27)的ORR為70%(95% CI,50%-86%)和DCR為85%。中位緩解時間同樣為1.4個月(范圍1.2-4.2個月)。在每日總劑量為25mg至200mg的患者中(n=23),與派姆單抗聯合使用的ORR和DCR分別為70%(95% CI,47%-87%)和87%。在每日總劑量為400mg或更高的MK-1084聯合派姆單抗治療的患者中(n=4),ORR為75%(95% CI,19%-99%),DCR為75%。
智利圣地亞哥Bradford Hill臨床研究中心的Carlos Rojas博士表示:“在既往接受過實體惡性腫瘤治療且其腫瘤帶有KRAS G12C突變的患者中,我們觀察到了MK-1084單一療法的抗腫瘤活性。在MK-1084每日總劑量為50mg至800mg時,結直腸癌(CRC)、NSCLC和其他腫瘤類型的患者均出現反應。”他還指出,在先前未經治療的NSCLC患者中,MK-1084與帕博利珠單抗的組合顯示出了抗腫瘤活性,在所有評估劑量中,PD-L1腫瘤比例評分(TPS)至少為1%。
這項開放標簽、全球性的一期研究將患者分為兩組:第1組中的患者患有局部晚期實體瘤且之前接受過至少1種治療;第2組中的患者患有未經治療的轉移性NSCLC且PD-L1 TPS為1%或更高。所有患者必須年滿18歲、已確診為KRAS G12C突變疾病(可通過RECIST v1.1標準進行測量)且ECOG體能狀態為0或1。
該研究的主要終點是評估DLT、不良事件(AE)以及導致治療停止的AE;一個關鍵的次要終點是ORR。
第1組和第2組患者的中位年齡分別為64.0歲(范圍36-81歲)和68.0歲(49-78歲);62%和52%的患者為男性;兩組中超過一半的患者ECOG體能狀態為1(65.5%和74.2%)。在第1組中,22%的患者患有NSCLC、67%患有CRC、2%患有肛門癌、2%患有宮頸癌、2%患有黑色素瘤、2%患有闌尾粘液性腫瘤、2%患有神經內分泌癌;還有2%的患者患有胰腺癌。第1組中有24%的患者曾接受過1種療法、33%接受過2種療法、16%接受過3種療法、22%接受過4種或更多療法;還有5%的患者不清楚這一信息。
截至數據截止日期(2023年11月3日),第1組的中位隨訪時間為11.1個月(范圍2.1-21.5個月),中位暴露時間為5.7個月(范圍0.2-15.2個月)。38%的患者仍在接受治療,而62%的患者已停止治療。停止治療的最常見原因是疾病進展(55%),其次是AE(7%)。對于第2組,中位隨訪時間為7.0個月(范圍0.4-17.2個月),中位暴露持續時間為6.0個月(范圍0.4-15.9個月)。84%的患者仍在接受治療,而16%的患者因疾病進展(10%)或AE(6%)而停止治療。
其他數據顯示,在第1組中CRC患者(n=37)的ORR為24%(95% CI 12%-41%),DCR為78%,中位緩解時間為2.6個月(范圍1.2-6.2個月)。NSCLC患者(n=12)的ORR為42%(95% CI 15%-72%),DCR為83%,中位緩解時間為1.4個月(范圍1.2-1.4個月)。患有其他實體瘤的患者(n=6)的ORR和DCR分別為33%(95% CI 4%-78%)和100%;該組的中位緩解時間也是1.4個月(范圍1.3-1.5個月)。
在第2組中PD-L1 TPS范圍為1%至49%的患者(n=13)的ORR為54%(95% CI 25%-81%),DCR為77%;該組的中位緩解時間為1.4個月(范圍1.2-4.2個月)。在PD-L1 TPS為50%或更高的患者(n=14)中ORR和DCR分別為86%(95% CI 57%-98%)和93%。同樣該組的中位緩解時間為1.4個月(范圍1.2-2.6個月)。Rojas表示反應持續時間數據在分析時尚未成熟。
在第1組中任一組中發生率為10%或更高的治療相關AE(TRAE)包括AST升高(1/2級15%;3/4級4%)、ALT升高(13%;4%)、惡心(16%;0%)、腹瀉(11%;2%)、疲勞(13%;0%)、瘙癢(7%;0%)、皮疹(4%;0%)以及堿性磷酸酶(ALP;4%)增加。在第2組中任一組中發生率至少為10%的TRAE包括ALT升高(1/2級26%;3-5級13%)、AST升高(23%;10%)、瘙癢(23%;3%)、腹瀉(23%;0%)、皮疹(10%;3%)、疲勞(13%;0%)、ALP升高(13%;0%)以及惡心(10%;0%)。
請注意,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并可能包含打字錯誤或語法錯誤,請務必以原始數據和研究報告為準。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