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帕替尼vs激素:巨細胞動脈炎患者能否擺脫長期激素依賴?时间:2025-05-13 作者:醫學編輯李可艾 阅读 巨細胞動脈炎(GCA)傳統治療依賴糖皮質激素,但長期使用導致骨質疏松、糖尿病等副作用。烏帕替尼作為JAK1抑制劑,為激素減量提供了新策略。 機制突破重構治療路徑。烏帕替尼通過阻斷IL-6、IFN-γ等促炎因子信號傳導,抑制血管壁炎癥細胞浸潤,其三期臨床試驗顯示,聯合潑尼松治療12周后,72%患者實現激素劑量≤5mg/日,而單用激素組僅38%達標。對激素抵抗型患者(需潑尼松>20mg/日維持),烏帕替尼組CRP水平較基線下降89%,顯著優于安慰劑組(下降32%)。 安全性需動態監測。烏帕替尼組嚴重感染發生率(3.1%)高于安慰劑組(1.2%),尤其是帶狀皰疹再激活風險增加4倍。建議用藥前篩查乙肝、結核感染,治療期間每3個月檢測血常規及肝功能。對于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權衡烏帕替尼與激素的心血管風險(激素組心肌梗死發生率2.8%,烏帕替尼組1.9%)。 停藥策略需個體化。對病情穩定6個月以上且炎癥指標持續正常的患者,可嘗試每2-4周減量50%直至停藥。但停藥后復發率達40%,建議聯合甲氨蝶呤維持治療。對于視力受損高風險患者(如顳動脈活檢陽性伴缺血性視神經病變),需延長烏帕替尼療程至18個月以上。
烏帕替尼仿制藥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購藥,可出國就醫。海得康專注正規海外醫療,幫助中國患者搭建海外醫藥橋梁!更多藥品資訊,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