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靶向治療在復發或轉移性腺樣囊性癌中的有效性評估时间:2024-09-29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多項臨床研究已經揭示了分子靶向藥物在治療復發性或轉移性腺樣囊性癌(R/M ACC)方面的潛力。其中,一項研究專門聚焦于評估這類藥物對復發/轉移性腺樣囊性癌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 該研究的主要評估指標包括客觀緩解率(ORR)和無進展生存期(PFS),而次要指標則涵蓋疾病控制率(DCR)、總生存期(OS)、轉移部位以及不良事件(AE)的發生情況。為了獲得更全面的數據,研究者采用了隨機效應薈萃分析方法來計算各項指標的匯總估計值。 最終,該研究納入了28項相關研究,共涉及849名患者。分析結果顯示,肺、骨、肝臟、淋巴結和腎臟是最常見的轉移部位。在療效方面,合并后的ORR為4.0%(95% CI,0.7%-8.8%),而DCR則達到了80.5%(95% CI,72.2%-87.7%)。進一步比較發現,多激酶抑制劑(MKI)在改善ORR方面表現出優于單靶點藥物的效果(單靶點藥物與MKI的合并ORR分別為5.9%和0%)。尤為值得一提的是,MKI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的聯合使用顯著提升了ORR,其中阿昔替尼(Axitinib)加阿維魯單抗(avelumab)的組合更是達到了17.9%的ORR。 在生存期方面,合并后的中位PFS和OS分別為8.35個月和25.62個月。與單靶點藥物相比,MKI同樣在延長中位PFS上展現出優勢(9.43個月 vs 5.06個月)。然而,在治療過程中,患者也面臨著一系列不良事件的風險。其中,最常見的不良事件包括疲勞(51.6%)、高血壓(44.2%)和惡心(40.0%),其次是手足皮膚綜合征(36.8%)、腹瀉(34.4%)、體重減輕(34.2%)、厭食(31.8%)、皮疹(31.7%)和頭痛(29.0%)。 綜上所述,本研究結果表明,在治療復發/轉移性腺樣囊性癌方面,MKI相較于單靶點藥物具有更優的治療效果。同時,MKI與ICI的聯合使用可能為患者帶來更大的獲益。然而,鑒于目前針對該領域的研究數量仍然有限,未來的研究有必要進一步驗證這種聯合策略的協同作用及長期效果。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用藥期間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隨時溝通用藥情況。圖片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