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克替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期間皮膚毒性的預防策略探討时间:2024-03-28 作者:醫(y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對于攜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激活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而言,達克替尼相較于吉非替尼在改善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OS)方面表現出顯著優(yōu)勢。然而,達克替尼治療過程中常伴隨皮膚毒性,這一副作用有時甚至會導致治療中斷。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預防達克替尼所致皮膚毒性的有效策略。 一項針對皮膚毒性預防的實驗性研究納入了攜帶EGFR激活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這些患者接受了達克替尼的綜合預防治療。研究的主要終點是觀察最初8周內皮膚毒性(≥2級)的發(fā)生率。 該研究共有來自14個機構的41名患者參與(中位年齡70歲,年齡范圍32-83歲),其中男性患者20名,體能狀態(tài)為0-1的患者36名。19名患者存在外顯子19缺失和L858R突變。超過90%的患者完全遵守了預防性米諾環(huán)素的給藥方案。結果顯示,43.9%的患者出現了皮膚毒性(≥2級)(90%置信區(qū)間[CI],31.2%-56.7%)。最常見的皮膚毒性是痤瘡樣皮疹,發(fā)生在11名患者(26.8%)身上,其次是甲溝炎,出現在5名患者(12.2%)中。由于皮膚毒性,8名患者(19.5%)不得不減少了達克替尼的劑量;颊叩闹形粺o進展生存期為6.8個月(95%CI,4.0-8.6個月),中位OS為21.6個月(95%CI,17.0個月-未達到)。 盡管預防策略未能完全消除皮膚毒性,但預防性用藥使得患者對達克替尼的依從性保持在較高水平。這表明,針對預防的患者教育至關重要,它有助于改善治療的連續(xù)性和患者的整體體驗。未來研究可進一步探索更加有效的預防策略,以降低達克替尼治療過程中皮膚毒性的發(fā)生率。 近日,達克替尼的仿制藥已在老撾正式上市。對于需要購買此藥的患者來說,現在有了更多的選擇。若考慮購買此藥,患者可以選擇前往國外就醫(yī),并在當地合法購買該藥品。仿制藥為那些尋求更經濟、有效治療方案的患者帶來了希望。“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yè)的醫(y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tài)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yè)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 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并不應替代醫(yī)生的專業(yè)建議。在決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之前,務必與醫(y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