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奈菲尼(Encorafenib)聯合比美替尼(Binimetinib)延長了BRAF V600-突變黑色素瘤的生存期时间:2023-06-26 作者:海得康醫學編輯劉曉曦【原创】 阅读 根據來自3期COLUMBUS試驗(NCT01909453)的5年隨訪數據,康奈菲尼(Encorafenib)聯合比美替尼(Binimetinib)的組合導致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的持續改善,而BRAF V600突變黑色素瘤患者沒有新的安全信號。 具體來說,該方案在誘導長期OS和PFS獲益方面優于單藥維莫非尼和單藥康奈菲尼。聯合治療的PFS率在全隨機人群中為23%(n = 192),在乳酸脫氫酶(LDH)水平正常的患者隊列中為31%(n = 137)。這些人群的OS率分別為35%和45%。 在40.8個月的隨訪中,接受康奈菲尼聯合比美替尼的患者的中位PFS為14.9個月(95% CI,11.0-20.2),而接受維莫非尼的患者的中位PFS為7.3個月(95% CI,5.6-7.9)。風險比為0.51 (95%可信區間為0.40-0.67)。HR為0.79 (95% CI,0.611.02),而單藥恩克拉芬尼的中位無病生存期為9.6個月(95% CI,7.4-14.8)。康奈菲尼與維莫非尼的HR為0.68 (95% CI為0.52-0.88)。 此外,在中位數為70.4個月的隨訪中,MEK/BRAF抑制療法的中位OS為33.6個月(95% CI,24.4-39.2),維莫非尼為16.9個月(95% CI,14.0-24.5),單藥康奈菲尼為23.5個月(95% CI,19.6-33.6)。在比較康奈菲尼加比美替尼與單藥康奈菲尼的中位OS時,HR為0.93(95% CI,0.72-1.19),在比較康奈菲尼加比美替尼與維莫非尼時,HR為0.64 (95% CI,0.50-0.81)。 COLUMBUS的這一5年更新證明了康奈菲尼加比美替尼對不可切除或轉移的患者的長期益處BRAFv600——突變黑色素瘤。 研究招募了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轉移的患者BRAFv600——先前未接受治療或疾病在一線免疫治療后進展的突變黑色素瘤患者。這些患者以1:1:1的比例被隨機分配接受恩克拉芬尼450 mg每日一次加比美替尼45 mg每日兩次、維莫非尼 960 mg每日兩次或恩克拉芬尼300 mg每日一次。 總體而言,康奈菲尼加比美替尼的5年PFS率最高(23%),其次是單藥康奈菲尼 (19%)和維莫非尼 (10%)。一組LDH正常的患者,使用MEK/BRAK抑制劑組合的5年PFS率為31%,在那些低腫瘤負荷(LDH水平正常且受腫瘤影響的器官少于3個;n = 55)5年PFS率為39%。 聯合方案組(35%)和恩克拉芬尼組(35%)的OS率最高,而維莫非尼組的OS率為21%。對于LDH正常的患者,康奈菲尼聯合比美替尼在5年內引起45%的OS率;對于低腫瘤負荷的患者,OS率為48%。 研究者發現康奈菲尼加比美替尼在延長OS方面優于維莫非尼然而,這種情況并沒有延伸到單一藥物恩克拉芬尼。在OS延長方面,與比美替尼聯合或作為單一藥物,康奈菲尼表現相似。例外情況是基線時有3個器官受影響的患者:這些患者在聯合方案中獲益更大。 康奈菲尼加比美替尼和康奈菲尼單藥治療組的5年OS率均為35%;然而,聯合治療顯示出顯著更長的PFS(中位值> 5個月)和數值更長的OS(中位值> 10個月)。與恩克拉芬尼單藥治療相比,恩克拉芬尼聯合比美替尼治療組的ORR[總體緩解率]、疾病控制率和緩解持續時間在數值上更高。 一項中心綜述表明,實驗隊列中92%接受治療的患者實現了疾病控制。此外,幸存者的中位緩解持續時間為18.6個月(95% CI為12.7-27.6)。聯合治療組中14%的患者獲得了完全緩解。相比之下,維莫非尼組和康奈菲尼組有8%的患者達到完全緩解。 此外,接受康奈菲尼聯合比美替尼的患者中接受后續治療的比例較低。最終,與維莫非尼組的69%和encorafenib組的62%相比,這些患者中有50%繼續接受進一步的系統治療。 5年的安全性數據也與之前的報告一致。在聯合用藥組,70%的患者發生3/4級不良事件(AE ), AE導致56%的患者調整劑量。最常見的AE包括胃腸道疾病(17%)、眼部疾病(12%)、發熱(6%)、射血分數降低(5%)和γ-谷氨酰轉移酶升高(5%)。 導致多名患者研究方案治療中斷的AE包括丙氨酸氨基轉移酶(n = 5;4例為3/4級),天冬氨酸轉氨酶(n = 4;2例為3/4級),血肌酐水平升高(n = 2;一個是3/4年級);頭痛(n = 4;2例為3/4級);皮疹(n = 2;兩人都是3/4年級)。此外,3名患者因中樞神經系統轉移而停藥。在整個研究過程中,25名患者(13%)死亡;研究作者指出,大多數死亡是潛在疾病的結果。 患者出現感興趣的AE的中位時間在治療開始后6個月內。然而,惡心、腹瀉、視力障礙和轉氨酶升高等AE更有可能在治療的第一個月發生。 由于MEK抑制,聯合用藥組出現了眼部毒性,但被描述為輕度或中度。最終,16%的患者出現視力模糊,7%的患者出現視網膜脫離、視網膜下積液和黃斑水腫。一名患者因視力下降和視網膜病變而停止治療。 左心室功能不全也是本研究中關注的不良事件;7%的患者出現了這種不良事件。中位發病時間約為3.5個月(范圍:0-21)。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醫藥信息內容僅供參考,具體疾病治療和用藥請咨詢醫生評估,海得康不承擔任何責任。本站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