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利珠單抗長期安全性數據更新:感染風險是否可控?
隨著米利珠單抗在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D)治療中的廣泛應用,其長期安全性數據成為臨床關注的焦點。近期更新的研究數據表明,該藥物的感染風險總體可控,但需結合患者特征進行個體化管理。
感染發生率與類型
VIVID-2研究對米利珠單抗治療CD患者進行了2年隨訪,結果顯示嚴重感染發生率為6.8%,其中最常見類型為上呼吸道感染(3.2%)、尿路感染(1.5%)和皮膚軟組織感染(1.1%)。與安慰劑組(17.1%)相比,米利珠單抗組的感染風險顯著降低(p<0.05)。在UC患者的LUCENT-3研究中,52周內嚴重感染發生率為4.3%,未發現機會性感染或結核再激活病例。
感染風險因素分析
基線特征:合并糖尿病、低白蛋白血癥(<35g/L)或使用糖皮質激素的患者感染風險增加2.3倍。
劑量與療程:每4周一次250mg維持劑量組的感染率(5.1%)低于每8周一次125mg組(7.8%),可能與藥物暴露量差異相關。
聯合用藥:與硫唑嘌呤聯用時,嚴重感染發生率升至12.5%,單藥治療組為5.3%。
感染管理策略
預防性篩查:治療前需檢測結核菌素試驗(TST)或γ-干擾素釋放試驗(IGRA),潛伏性結核患者需完成預防性抗結核治療。
疫苗接種:建議接種滅活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避免使用活疫苗。
劑量調整:發生3級以上感染時,暫停用藥直至感染控制,恢復治療時劑量降低25%。
長期安全性數據
VIVID-2研究顯示,2年治療期間因不良事件停藥率僅為0.8%,無死亡病例報告。肝功能異常(ALT升高>3倍ULN)發生率為4.2%,多為一過性,停藥后可恢復。注射部位反應發生率從首劑后的12.5%降至第2年的3.1%,提示耐受性隨時間改善。
米利珠單抗的感染風險與烏司奴單抗(10年嚴重感染率8.9%)相當,但低于抗TNF藥物(如英夫利西單抗的5年嚴重感染率15.6%)。對于高風險患者,建議聯合感染科會診,制定個體化監測方案。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所有內容均根據公開信息查詢整理發布,如有雷同或侵權請聯系刪除。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前,請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